•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浅谈生活情景中的小学数学教学 旦增

浅谈生活情景中的小学数学教学

旦    增

(西藏山南市措美县哲古镇扎扎小学)

从事于多年小学数学经验得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挑起未来重任的新一代人,必须要有更强的数学能力作为普通职业的准备,尤其是现在的小学生,接受新事物快,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这就有必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上不能固守以往刻板的条条框框进行教学,而应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创设情景进行教学。

一、在创设生活中学数学,让学生接近生活

小学数学知识大多是从实际事物中抽象出来,并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的,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一些简单的实际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生活实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并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学生在学习分数时,学生到生活中收集了许多有关分数的数据,上课时进行展示。唐僧师徒上西天取经,天气太热,他们都渴了,这时孙悟空搞到了一个大西瓜,聪明的孙悟空想考考八戒。就对八戒说西瓜有两种分发,你赞同哪种分法。第一种是将西瓜分成4份,每人一份。第二种是将西瓜分成8份,每人2份。八戒说我要分8份的,我吃2份。大家听了都大笑起来。同学们都明白了1/4就是1/8。再如,1斤铁和1斤棉花谁重,这也是生活常识。在教“元角分的认识”一课中,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母亲节快到了,小强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1角硬币都拿出来,一数有4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于是小强就找隔壁老爷爷来帮忙想办法,老爷爷说这好办,收了小强的40个1角硬币,又给了小强4张1元钱,小强有点不高兴,觉得有点吃亏。你们说小强拿40个1角硬币换4张1元钱的纸币亏不亏?为什么?首先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将这40个硬币一角一角地数,每10个1角放在一起,然后再告诉大家这10个1角就是1元,4个10个1角就是4元,所以40个1角和4元是相等的;第二,根据学生的分析,再组织学生观察已分好的硬币,从中找规律:“看看元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1元10角相等”,“10个1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个1角”,“1元=10角”。

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创设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二、创设情景,使数学课堂生活化

创设生活情景使课堂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孩子们能身临其境,加强感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教学长方形面积时,可以这样设计:假期我们学校要进行装修,教室地面要铺方砖,于是在课堂上进行小组研究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经过大家讨论,达成共识:(1)测量教室的长、宽,(2)计算教室的面积,(3)选择需用方砖的大小,(4)计算大约需要多少块方砖?有的学生还可能考虑到方砖的运费和工人铺地面的劳务费等。再如,在教学小数加减计算时,可让学生拿来购物小票、电费收据、电话费收据等,通过让学生思考、交流,弄懂每个小数的意义、来源,进行计算。这样联系实际训练,学生摸得着,看得见,理解透彻,记忆深刻,既学会了知识又解决了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掌握了技能,激发了他们的自主的创新意识。让学生真真体验到数学来源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因为学生对困惑中获得的知识会理解得更透印象更深。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一个“巧“字,掌握一个“活”字,根据具体情况积极体现创设情景,学生就乐于将自己的凝惑提出来。另外,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还要对学生的质凝有从分的考虑,做到心中有数,“案”中有人,给学生的质凝创造良好的机会,提供充分的时空。

三、日常生活“数学化”

日常生活“数学化”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俗话说“听过会忘记,看过能记住,做过才能理解”因此,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今年几岁了?身高是多少?身体有多重?和你的同学比一比…….这些都是小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要准确地说出结果。就需要我们量一量、称一称、算一算,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后,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说说周围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经常这样做,让学生有意识的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让学生逐步学会自觉地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

四、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重视创设解决问题的情景

人们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数学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生活简单的数学问题,单靠课堂教学不可能完成这个目标,必须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如学习了长度单位后,指导学生量一量课桌、黑板的长、宽。到家里量一量书桌的长、宽、高,操场的长、宽,自己的小房间等,指导学生量不同的物体选用合适的工具。如学习用尺、米尺、卷尺等。量操场的长要分几次量,怎样做记录,最后要算出总长度,遇到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自己解决不了请同学或家长帮助解决。在学用2~6的口诀求商解决简单问题,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除法计算。例如:呈现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情景图。情景图下呈现出46=24 和 244=(  ),246=(  ) 三道算式,让学生根据情景图中的信息,先解决“一共要栽多少棵树”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思考为什么用除法去解决,分析解决什么问题,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在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用数学的成功体验,使学生逐步形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知识。让学生怎样去解决,尝试、经历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数据,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加深对乘法口诀求商思路的理解。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最后,让学生观察这3个算式,找找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现实生活中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和一定的数学知识联系着,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事或现象作为教学的内容不仅能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且还能激起学生自主探索的愿望,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点击次数:186  发布日期:2019/12/1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