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伍 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四川省广安实验学校  伍娇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结合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教授有效的阅读方法以及加强阅读后的反馈与评估,本文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套系统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培养;阅读兴趣;阅读方法

阅读能力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还影响到其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作为国内广泛采用的一套教材,其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然而,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仍然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一)创设阅读情境

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积极创设阅读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和喜爱阅读。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故事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故事中的场景和人物以生动的画面和声音展现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鼓励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和阅读偏好,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选择,鼓励他们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除了课文外,还有丰富的课外阅读材料供学生选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阅读能力,推荐适合他们的课外读物,如科普读物、历史故事、文学名著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

二、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一)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在选择阅读材料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应选择内容简单、语言生动、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选择一些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等。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选文上注重了这一点,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和阅读材料,为学生提供合适的阅读内容。

(二)注重材料的多样性和时代性

除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外,教师还应注重阅读材料的多样性和时代性。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选文上注重了经典与现代的结合,既有传统的文学作品,也有反映现代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文章。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兴趣,选择多样化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接触到不同风格和主题的作品,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

三、教授有效的阅读方法

(一)精读与泛读相结合

精读是指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注重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泛读则是指对阅读材料进行快速浏览,注重获取文章的大意和主要信息。教师应教授学生如何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阅读材料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例如,在阅读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时,可以采用精读的方法,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和语言表达;而在阅读课外读物时,则可以采用泛读的方法,快速获取主要信息和拓宽阅读视野。

(二)注重阅读笔记和批注

阅读笔记和批注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材料、提高阅读效果的有效方法。教师应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笔记和批注,记录下自己的思考、感悟和疑问。例如,在阅读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时,可以让学生标注出生字词、优美句子和重点段落,并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在阅读课外读物时,则可以让学生记录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阅读体会。

四、加强阅读后的反馈与评估

(一)组织阅读分享会

阅读分享会是一种有效的阅读反馈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分享中深化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同时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定期组织阅读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例如,在阅读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某篇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围绕课文的主题、人物形象、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分享和讨论;在阅读了课外读物后,则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收获。

(二)采用多样化的评估方式

阅读评估是检验学生阅读效果、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估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例如,可以通过课堂提问、阅读测试、读书笔记检查等方式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写作练习、口语表达等方式评估学生的阅读应用能力;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评估学生的阅读态度和习惯。

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阅读材料、插图等资源,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动力。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秋天的雨》一课时可以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想象秋天的景象,感受秋天的美好;同时,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课外读物,如《秋天的童话》等,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六、注重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阅读与写作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教师应注重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学习表达方法,在写作中运用阅读所得、提高表达能力。例如,在阅读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某篇课文后,可以让学生仿写一篇类似的文章;或者在阅读了课外读物后,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或书评。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阅读材料中的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教师应结合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教授有效的阅读方法以及加强阅读后的反馈与评估。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点击次数:7  发布日期:2025/1/8 9:56:56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