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段云华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四川省广安实验学校  段云华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未来的发展。本文结合小学数学西师版教材的教学实践,探讨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通过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设情境和应用数学知识、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以及合理运用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本文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教学有效性;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情境创设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在小学阶段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不仅关乎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乎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思维能力培养不足等。因此,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每位数学教师需要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高教学实践有效性的关键。西师版教材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探究性学习,为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例如,在教授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如“如何将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如果有8个月饼,如何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分数的概念,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数学游戏和竞赛的引入

数学游戏和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结合西师版教材的内容,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如“数学接力赛”、“数学迷宫”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同时,定期组织数学竞赛,如速算比赛、应用题解题大赛等,让学生在竞争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二、创设情境和应用数学知识

(一)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

数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教师可以结合西师版教材的内容,创设一些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教授加减法运算时,可以设计一个超市购物的情境,让学生扮演顾客和收银员的角色,通过模拟购物和结算的过程,学习和运用加减法知识。

(二)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数学问题,如测量教室的长宽高、计算家庭水电费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

三、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一)合作学习的实施

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在西师版教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例如,在教授几何图形的认识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制作几何图形模型,并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制作过程和心得。

(二)自主学习的引导

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结合西师版教材的内容,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寻找答案。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质疑答案,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合理运用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

(一)教学软件和多媒体教具的运用

在现代技术的辅助下,教师可以运用各种教学软件和多媒体教具来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例如,使用数学教学软件展示复杂的几何图形和数学公式,通过动画和声音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数学问题和解题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二)互联网资源的利用

互联网为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平台。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教学资料、设计教学方案、分享教学经验等。同时,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如在线观看数学教学视频、参与数学论坛讨论等。

五、结合西师版教材的教学实践

(一)教材特点与教学策略的融合

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探究性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把握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例如,在教授分数的意义时,可以结合教材中的生活实例和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

(二)教学案例的分析与反思

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教师可以更好地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例如,在教授几何图形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图形的拼组”活动,让学生利用七巧板等教具拼组出各种几何图形。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总结活动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便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好地运用和改进。

六、结论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通过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设情境和应用数学知识、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以及合理运用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逐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结合西师版教材的教学实践,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教材特点和学生需求,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刘艳梅,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

[2]蔡成纯,新课改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速读,2014年。


点击次数:9  发布日期:2025/1/8 9:58:48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