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 打造地理高效课堂 赵花丽
优化课堂教学 打造地理高效课堂
甘肃省华亭市第三中学 赵花丽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投入等方面获得协调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学会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认知智慧增值。正确理解,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切实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使我们的地理课堂真正成为符合课改理念的课堂。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有对学习地理活动本身感兴趣,才能发展为对学习地理内容和结果感兴趣。作为地理教师,要善于根据地理教学的具体内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景物、场景,使学生设身处“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我要学”、“我爱学”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新知识;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学习地理的种种乐趣,从而爱上地理,那样就能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地理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手段多种多样,如讲“长江”时,用《长江之歌》导入新课,在讲授“北方地区”时,可引用毛泽东同志《沁园春·雪》的词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吟诵鉴赏之中,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浓浓的诗情画意可使学生产生联想深受感染,引起学生兴趣,从而收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新课引入 诱发兴趣
上课伊始,如果以生动的语言,巧妙的设问,动人的情境,鲜活的事例,有趣的故事或出示精美的图片、模型、实物等,直接导入新课,即可引导学生注意力瞬间转移到学习新知识上来。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世界上很多的地理事物和地理景象,绝大部分不能被学生直观感知。因此,更多的还要依靠教师倾注感情和充满魅力的语言,进行生动形象地描述,清晰准确地表达,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使学生陶醉在情景的艺术环境中,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心理状态下学习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地理事物的理解,而且也可让学生获得很好的艺术美的享受。如:在学习“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时,提问你们注意观察了吗,我们这儿夏天多刮什么风?冬天都刮什么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使学生顿时产生一种迫不及待想知道答案的心理。欲知原因何在,就必须认真思考,积极探究,从而激发十分强烈的学习兴趣。
三、传授知识 贴近生活
地理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从衣食住行,旅游观光,建设家乡和祖国,到国际交流合作,人民友好往来,都需要一定的地理知识。地理知识蕴含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地理教学中教师若能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提出问题,让生活经验地理化,地理问题生活化,就会使学生对地理知识倍感亲切。例如:讲“青藏高原地区”时,播放歌曲《青藏高原》增强教学内容的感染力,加深对祖国风光美的感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同时提问:假如暑假里,同学们去拉萨旅游需要带些什么必需品?青藏高原海拔很高,离太阳很近,可是气温为什么很低?给学生思维上的冲突,同学们踊跃思考,积极讨论,你一言我一句,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这样的地理课堂教学效果一定会不错的。
四、利用媒体 优化教学
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地理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的信息传递方式,由常规的文字、地图表现知识扩大到声形并茂,动静结合的各种图像来表现知识,能启迪学生思维,缩短知识传授与反馈的过程。多向信息交流增多,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如在《巴西》一课教学中借助影片,“巴西热带雨林的砍伐”引出问题,我们如何来对待热带雨林?学生根据影片,能将自己置身于热带雨林中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发表对热带雨林开发的保护的看法,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教学方法,灵活多变
一节课从头到尾采用一种教学方法,满堂讲,满堂问,满堂做,满堂自学等一以贯之,不可能让学生一直保持兴奋状态。因此,教师要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认真领会课程标准,以丰富的教学资源为依托,深化教材,整合教学内容,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和生成状态,适时调整,及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自身素质及学生状态,阅读,自学,点拨,质疑,思考,讨论,回答,演示,示范,复述,模仿,观察,想象,练习,竞赛等多种教学方式合理整合,适时变换。发现法,探究法,研究法,自学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讲授法,角色互换等多种方法因需而举,因需成法,因变而变,要让教学动静结合,张驰有度,富有节奏,充满变化,在教法变化中让学生动脑、动口、动耳、动手、动身,不断刺激不同的兴奋中心,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六、设计活动,培养能力
新课程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特征的课堂教学。课堂学生活动的设计应该是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动手操作讨论、演示、游戏竞赛、图上作业、阅读、练习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例如:在中国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的内容学习时,每个组负责一块地形区,并在各组选出代表进行评分,由老师协调,在完成内容时,须进行三个步骤:首先映示一个知识点的全貌,然后分小组学习,主要从各地形区的范围、位置、流经本地区的主要河流,地形特点加以归纳,小结,最后各组派一名同学发言,学生进行评分,评出优秀组。用这种活动能创设一种愉悦的氛围,即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也潜移默化地让同学们掌握了知识,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教学是门艺术,需要教师一定要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心无杂念的责任意识。新课改下的教育文化是继承和发展的,可从传统教育智慧中涉及精华,丰富地理教学实践,而对改革,地理教师应树立信心转变观念创造性地实施教学,使地理课堂向着课程改革的目标迈进,实现课堂重建并赋予教学创造的乐趣,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实现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