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朗读情趣的策略探究 李小姣

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朗读情趣的策略探究

四川省广安实验学校  李小姣

 

摘要: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理解能力及文化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朗读情趣,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探讨了通过多样化教学方法、情感引导、情境创设及家校合作等策略,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升其朗读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朗读情趣;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培养

朗读不仅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情感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往往被忽视或流于形式,学生的朗读情趣普遍不高。因此,探索有效的朗读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升其朗读能力,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朗读情趣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朗读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语言的节奏、语调、语气等要素,从而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增强情感理解能力

朗读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情感内涵,增强其情感理解能力。在朗读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声音的变化来传达文本的情感,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把握文本的情感基调,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三)培养审美情趣

朗读是一种美的享受,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朗读优美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语言的美、情感的美和意境的美,从而提升其审美素养。

二、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分析

(一)朗读教学被忽视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应试压力的影响,朗读教学往往被忽视。许多教师将重点放在知识点的讲解和应试技巧的训练上,而忽视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二)朗读形式单一

许多教师在朗读教学中采用单一的形式,如全班齐读、个别朗读等,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三)缺乏情感引导

在朗读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注重朗读的技巧和形式,而忽视了情感引导的重要性。学生往往只是机械地模仿教师的朗读,而缺乏对文本情感的深入理解和表达。

三、培养学生朗读情趣的策略探究

(一)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朗读兴趣

1.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有效的朗读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扮演文本中的角色,进行分角色朗读,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代入感,从而激发其朗读兴趣。例如,在《陶罐和铁罐》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陶罐和铁罐,通过对话和表演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本的情感内涵。

2.配乐朗读法

配乐朗读法是一种将音乐与朗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音乐作为背景,可以营造出与文本情感相符的氛围,从而增强学生的朗读体验。例如,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段悲伤的音乐作为背景,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进行朗读,以更好地传达文本的情感。

3.竞赛激励法

竞赛激励法是一种通过竞赛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组织朗读比赛、朗诵会等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才华,从而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例如,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朗诵比赛,让学生自选段落进行朗读,评选出最佳朗诵者并给予奖励。

(二)情感引导,深化朗读体验

1.教师示范朗读

教师的示范朗读对学生的朗读情趣具有重要影响。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朗读技巧和情感表达,通过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例如,在《黄山奇石》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朗读来展现黄山的壮丽景色和奇特石头,引导学生感受文本的情感内涵。

2.引导学生感悟文本情感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情感内涵。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情感基调、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等要素,从而更好地把握朗读的情感表达。例如,在《爬山虎的脚》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爬山虎的生长环境和特点,以及作者对爬山虎的情感态度等,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朗读的情感表达。

3.创设情境,营造朗读氛围

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朗读情趣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物展示、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创设与文本相符的情境,营造浓厚的朗读氛围。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星空图片、播放轻柔的音乐等方式来创设夜空情境,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坐在小船里在星空中遨游的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三)家校合作,共同培养朗读情趣

1.家长参与朗读活动

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陪伴者。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亲子朗读活动等方式,邀请家长参与孩子的朗读学习,共同培养孩子的朗读情趣。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赵州桥》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布置亲子朗读作业,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朗读课文并录制视频分享到班级群中,从而增强孩子的朗读兴趣和自信心。

2.家庭朗读环境建设

家庭朗读环境对孩子的朗读情趣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等方式向家长传授朗读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家长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朗读环境。例如,家长可以为孩子设置专门的朗读角落或书架,提供丰富的朗读材料如书籍、音频等;还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朗读计划并坚持执行等。这些措施都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朗读情趣和阅读习惯。

四、结语

朗读情趣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继续探索和创新朗读教学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东敏,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诗情画意[J].教育革新,2013年。

[2]杨杉,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兴趣的培养探究[J].好家长,2014年。


点击次数:12  发布日期:2025/1/8 10:01:36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