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校家社协同育人模式 在农村小学高段学生心理健康干预中的应用 郑 琴 施冬梅 鄢光雪

校家社协同育人模式

在农村小学高段学生心理健康干预中的应用

成都东部新区芦葭学校  郑琴  施冬梅  鄢光雪

摘要: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农村小学高段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旨在探讨校家社协同育人模式在农村小学高段学生心理健康干预中的应用,通过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构建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文章从家校合作、社区参与、资源整合及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小学;高段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校家社协同育人

近年来,农村小学高段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发布指出心理健康问题出现低龄化趋势,而小学高段学生渐入这一群体,数量在不断增加,特别是他们经常出现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方面的问题困扰。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对其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加强农村小学高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校家社协同育人模式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通过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支持。

一、家校合作: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一)重视家校沟通,了解学生状况

家校沟通是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学校应建立定期的家校联系机制,如家长会、家访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及心理健康状况。同时,家长也应积极与学校沟通,分享孩子的日常表现和心理变化,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提升家长教育能力

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陪伴者,其教育方式和方法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学校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通过培训,家长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

(三)组织家校合作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应组织多样化的家校合作活动,如亲子运动会、亲子阅读等,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理解。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还能促进家庭和谐氛围的形成。

二、社区参与: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间

(一)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社区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学校应积极与社区合作,利用社区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邀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为家长和学生举办讲座、组织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调适能力。

(二)建立社区心理咨询服务站,提供心理支持

社区心理咨询服务站是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机构。学校应与社区合作,建立心理咨询服务站,为需要心理支持的学生和家长提供专业咨询服务。通过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提高心理素质。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应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还能更好地了解社会、认识自我,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

三、资源整合: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一)整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学校应整合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如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课程等,形成系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二)引入专业心理健康服务机构

为了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和实效性,学校可以引入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这些机构可以为学生提供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困扰。

(三)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库

学校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库,收集、整理和分享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案例。通过资源库的建设和共享,促进学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

四、效果评估: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一)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体系

为了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学校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体系,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评估体系应包括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监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满意度调查等内容。

(二)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估

学校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估,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及时调整和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方案。通过评估,学校可以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三)分享和推广优秀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学校应积极分享和推广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和经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交流和合作。通过分享和推广,学校可以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五、结论与展望

校家社协同育人模式在农村小学高段学生心理健康干预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家校合作、社区参与和资源整合等方式,可以形成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未来,我们应继续深化校家社协同育人模式的研究和实践,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农村小学高段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周锦胜,“互联网+”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思路[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21(5):8-9.

[2]施红琼,家、校、社“三位一体”体系下小学高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读写算, 2023-03-01.


点击次数:26  发布日期:2025/1/8 10:03:08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