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结构的几点思考 蔡维春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结构的几点思考

蔡维春

(四川省三台中学校)

课堂教学结构并没有一种到处可以套用的统一模式,由于教学对象、教育环境的不同,同一教学过程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它是受多种复杂因素制约和影响的。但是无论什么情况,创设较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仍然有着共同的规律可循。物理是一门具有严密思考和实验性都很强的学科,更需要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成绩。

一、课堂教学必须以问题为出发点,引领学生思考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从问题出发,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物理的目的,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有目的引导学生进入生疑、释疑的情境。物理课堂教学应从问题入手,精心设计提出问题的情境。一方面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问题的提出应有助于创设“最近发展区”。另一方面,提出问题的方式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语言要讲究艺术性,内容要有较丰富的直观背景,以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学生在学习了电磁感应的知识后,对电磁敢于中电能的来源产生疑惑。我就在《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一节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线框在非匀强磁场中的摆动会很快减弱?同学们很快想到:安培力做负功, 机械能减少,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接着我又问:能量又是如何转化的呢?然后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洛仑兹力的两个分力的作用。 通过这些问题的层层设问和讨论,不断激发思维火花,使之成为有序的思维训练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教材中既定的物理观点转化为问题,以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借助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设计,促使学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二、物理课堂教学必须以思想方法为载体

在当前的物理教学中,有些教师缺乏物理思想方法教学的意识。主要表现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对具体知识、技能训练的教学要求比较明确,而忽视物理思想方法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知识的结论,削弱知识形成过程中思想方法的训练;在知识应用过程中,又偏重于就题论题,忽视物理思想方法的提炼;在小结时,注重知识系统的整理,忽视思想方法的归纳提高……致使物理教学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不少学生似乎对常见题型的解答方法掌握的不错,但是一遇到难题、新题、变式题就束手无策了。仔细分析后不难发现,产生这种被动局面的最根本原因是他们往往只注重常规的解题步骤,而忽略了方法中的最根本思路--物理思想方法。如实验中的控制变量法、理想化法、累积法等等。学生进行物理思想方法的认识,不能操之过急,而只有采取渗透的方法进行,采用教者有意、学者无心的方式,日积月累,以量的积累求得质的飞跃,最后取得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效果。下面从几个方面加以阐述:(1)探究。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科学探究作为物理教学的指导思想,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向探究教学的方向发展。第一,将科学探究的思想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之中。教师应把握科学探究的本质,而不是将其形式化和程式化。例如,教师的讲授作为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既可以变成“满堂灌”式的知识传授,也可以体现科学探究的思想,作为探究式教学的补充。关键在于教师在何时使用这种方法以及如何使用。第二,就像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一样,学生的探究方式是灵活多样的,而不是一整套具体的模式和程序,教师应注意启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第三,本的物品,因陋就简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2)渗透。任何物理教学内容都是科学探究过程与结果的统一,都是一个发现和提出问题直至问题解决的过程,只是在以前的教学中忽视了作为过程的科学探究方面,常常将科学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理解和运用,使科学的过程与结果分离开来。用科学探究的思想和观念指导物理教学,教师首先要创造一种探究学习的课堂氛围,使学生逐步体验和认识到,学习物理就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不断探索周围的物质世界,不断发展自己的认识和探究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过程。教师要从科学发展的角度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分析科学家提出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原有认识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把握每一个重要物理问题的提出、研究和解决过程,针对学生的实际将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最后转化为学生感兴趣而又能够解决的问题。给学生提供研究所需的仪器、数据或资料,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来探究问题的答案,尝试自己解决或通过合作学习解决这些问题。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多媒体教学等)展示或重现物理学家的探究过程和思想方法,给学生以启迪。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寻求和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自主建构对物理世界的认识。只有这样,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才能在学生身上真正实现。

三、课堂教学必须以解决问题为终结目标

物理问题解决的活动应由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师的指导性角色应体现在为学生创设情境、启迪思维引导方向上。学生的解题活动必须置于教师的合理控制之下,主要表现在使学生按照有利于他们发挥主动精神,有利于他们发现解题方法的“程序”进行解题活动。

要尽量通过问题的选择、提法和安排来激发学生,唤起他们的好胜心和创造力,既要符合需要,掌握分寸与时机,又要考虑学生的特点,注意他们的“胃口”喜好和大小。

我们要从现实中,从熟悉的材料入手,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留心观察,善于联想挖掘,就能使物理建构的问题库逐渐丰富起来,然后运用物理知识来解决问题。


点击次数:40  发布日期:2019/12/1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