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班主任对西藏农牧区学生学习自觉性的有效引导策略 拉巴顿珠

班主任对西藏农牧区学生学习自觉性

的有效引导策略

西藏日喀则市康马县中学          拉巴顿珠

摘  要:西藏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由于受地域环境、文化等差异的自然因素影响,中小学生所受到的教育程度在一定条件下有所下降。当前我国推行新课程改革教育的力度在不断扩大的过程中,本人根据自身工作经验从班主任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就在西藏农牧区中小学生教育中如何做好中小学生班主任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工作来谈一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农牧区  班主任  学生  自觉性  策略

 

学校是育人的摇篮,班级是学校的细胞,好的教育思想、方法的实施都是通过班主任巧妙工作而得到落实。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教育者,全面负责学生在学校内的生活和学习,是学生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导师和思想发展过程中的引导者,往往班主任的一句话或一个举动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如果要求班主任门门精通,科科辅导,这是没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我认为班主任应紧密配合各科教师,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独立获得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也就是引导学生如何学。

  1.全面而准确地了解孩子的情况

  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一群活生生的、有独立思想的人。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又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年龄上是由儿童向青少年的转型期,心理上从依附和崇拜家长和老师向寻求独立、力图摆脱外在束缚的转变期,具有强烈的逆反性。这个阶段的孩子对外界事物很敏感,所以,我们在工作中要做到耐心、细致,要讲究策略和技巧,否则可能适得其反。如何做到这些呢?首先需要我们全面而准确地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家庭、爱好、兴趣、朋友、习惯等各个方面,然后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实现预定的教育目的。

  2.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爱学生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而育人要从爱开始,只有爱学生,才会投入心血来培育他、呵护他,爱是育人的前提。班主任要爱学生首先就要学会尊重学生,一方面,学生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人格与尊严,理应受到尊重,这是法律权利;另一方面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由依赖到独立的转型期,渴望得到大人的尊重和认可,这是心理需要。除了尊重之外,我们还要信任自己的学生,这可以说是尊重的另一种形式,是尊重学生的能力,要相信自己的学生有能力、有办法做好自己的事情。受到尊重和信任的学生,不管是在课堂还是在课下都会有良好的表现。如何做到尊重信任学生呢?首先,在语言上要以鼓励为主,特别是评价的时候,孩子不是打骂出来的,而是表扬鼓励出来的;其次,在行动上要敢于放手,班级中的有关事情放手让学生去做。

这里要强调关爱学生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一视同仁,做到公平、公正,不能因成绩好坏而有所偏向,学生犯错就要受罚,做对了就要表扬,遇到困难就要帮助解决;其次,不仅关爱学生的学习,还要关爱学生的生活,要承担起在学校内督促学生学习和照顾学生生活的双重责任。

3.引导学生培养学习习惯,形成学习方法

对于每一科的学习方法,应由学生在各任课教师的帮助下,在具备了上述条件下,自己去尝试去探索,走出一条适合于自己特点的学习之路。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如何学,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做为学习的心理因素,学习的需要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必要认识和信念。有的学生为上大学而学,有的为家长而学,有的为取得好名次而学,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将这些近景动机转化为远景动机,并明确这两种动机之间的关系,让他们明白,一个人目标越远大,他的标准才会越高,在学习中,才会发挥持久而强大的动力作用。 

二要注意培养兴趣,发展个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当学生对某学科产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就会自觉的去砖研。因此,我们要通过组织报告、参观、访问、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为发展每个学生的特殊爱好及个性创造良好条件。这是班主任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扩大知识面、生活面、开拓视野是班主任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力量。开展好课外活动是班主任开发学生智能的有力条件。在各项活动中,大胆放手,启发学生思维,是班主任积极引导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主要途径。 

三要重视反馈,加强引导,摸索“领会”、“巩固”、“应用”的规律性。各科的学习内容

不一样,但却有共同的规律。在学生产生学习需要又对学习有浓厚兴趣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摸索对知识的领会、巩固、应用的规律,要注意不断应用反馈,如利用评比、竞赛、交流等方法,把学习的结果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新动机。“领会”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首要阶段,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方法,即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巩固”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环节,要教会学生掌握识记、保持、再认、重现四个环节和遗忘的规律。“应用”是学生学习的目的,要教会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以逐步摸索学习方法,培养自觉的学习习惯。  总之,班主任在引导学生学习中要做到引而不牵,强而不抑,开而不达。也就是说,引导而不牵着学生走,要开拓思路,诱导而不推着学生走,要激发他们自觉学习,开导而不代替学生做,使之学而自得。我认为这是班主任在引导学生学习中应该做到的几点。

  4.充分发挥班委的职能

  班委是学生在班主任协助下组织起来的班级管理组织,班委作用的充分发挥与否将直接影响班级的整体管理。班主任再用心,再勤奋,也不可照顾到学生的方方面面,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很多事情学生是不愿和老师说的,这就需要班委发挥在班主任管理班级中的中介作用了。如何做到最大限度发挥班委的作用呢?首先,要物色在学生中间有一定号召力的学生担任班委成员,这样能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同时也体现着公平原则,让学生心服口服;其次,要强化班委制度,定期召开班委会,就班级中一段时间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这体现了学生的自主能力。

  5.要常与家长交流与沟通

  对孩子的教育应该要形成一种学校与家庭的合力,因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的很多行为习惯、心理特征是在家庭中形成的,因此,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得到家庭的配合将会出现非常好的教育效果。另外,有些家长望子成龙之心强烈,但不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当孩子的学习困难而成绩不理想时,他们不问原因就又打又骂,孩子难以接受,从而产生厌学心理,还有些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闻不问,久而久之这些孩子生活不严谨,纪律较散漫。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中经常与家长接触,交流孩子的近况,寻找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和应对办法。

西藏农牧区初中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而细致的工作,但是只要我们热爱这项工作,用心去做,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能力,检讨自己的工作实效,真正做到爱学生、为学生,我想还是能够做好的。

 

 

参考文献:

[1]邱克武.关注学生心理增强教育效果[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25).

[2]何秀华.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后进生管理工作[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6)

[3](苏)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5 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点击次数:93  发布日期:2018/1/28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