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差异教育环境下的班主任工作 李楠
做好差异教育环境下的班主任工作
李 楠
(新疆喀什地区实验中学)
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差异发展中的人,学生的差异和差异发展是必须正视的客观事实,要究其差异对症下药。班主任在处理学生中出现的各种思想问题时,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要善于发现差异,尊重差异,弥补差异,反思差异。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充分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的差异性的观点。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它所著的《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每个人至少有七项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等。具体到个人表现有所不同:有人七项全能;有人某几项或某一项突出,但其他项缺乏;大多数人居中,某几项优异,某几项梢差,某几项更次之。这在某种程度上就造就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一、在生活中发现差异
差异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差异。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主要地方,因而也是学生差异形成和差异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因此,实施差异教育工作的主要工作对象是针对学生后天形成和发展的差异而进行的,这包括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也包括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倾向性差异,即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在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差异。教书育人要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实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正视学生成长过程中客观而必然会出现的差异状态和差异发展状态。学生的差异是客观性的,承认客观,实事求是,将学生的生命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结合,既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例如:为什么有的同学总是爱多动?为什么有的同学上课爱说话?有的同学绘画很好,但体育不怎么好。有的同学好静而有的同学好动,有的同学的脾气倔强,有的同学性格内向等。
二、在理解中尊重差异
因为人的差异是由各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例如兴趣、动机、对成功的渴望度等诸方面的因素,所以教师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要尊重差异,承认学生个体、群体,以及发展倾向方面的差异性,改变观念,教育不是要培养单一的同一规模的产品,而是发展人的工程,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工程。从学生的发展考虑,尊重差异、面对客观差异性和差异发展性,认清学生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的心理状态,在理解中尊重差异。
三、在实践中弥补差异
所谓差异教育策略,其核心内涵可以归纳为,在承认学生差异和差异发展客观性的前提下,研究学生发展中的差异问题,采取针对有效的教育教学措施,在基本教育教学目标(发展目标)方面要尽量缩小学生发展中的差距;但更重要的要看到每个孩子的长处与发展优势,提供更多、更好的环境与机会,张扬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既能以长补短,又能各俱所长,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通过教育可以缩小差异。
弥补差异主要应做到取长补短。针对学生的差异要分清差异的性质,比如,在学科教学要求达到的基本目标方面,也就是说是人人都应该实现的基本学习任务方面,学生表现出的差异,教师要采取教学对策,缩小差异,以使在基本要求达标方面使一部分落后的学生能够跟上或改善学习状态。这包括基本知识与技能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差距。班主任对学生在学习态度,心理素质,人际交往,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差距,应认真作好思想工作,不能将这部分学生抛弃。其实这种差距总是相对的,任何孩子都有长处和短处,因为任何人的成长与发展及其内部倾向也是差异性和差异发展的。所以,在素质教育基本观念下,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也是面向学生发展倾向的各个方面的,不能否认差异,而应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因材施教,张扬个性。
在张扬优势和长处的同时,发展差异。这种差异包括在群体范围中使部分学生脱颖而出,超前发展,当然,再优秀、再超前发展的学生也只是其内部倾向性发展差异的优势部分实现了较大的个性张扬。因而发展差异,本质上应理解为针对学生发展倾向方面的差异,积极鼓励、引导,奖励学生发展中的优势倾向,发展和张扬学生的个性特长,使每个孩子在群体中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个性特长,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和长处,都能保持强烈的自信心和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班主任在育人的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生活的点滴进步及时的予以表扬;有意设置一些环境、环节让学生能展其所长,又及时予以回报,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肯定的愉悦,进步的舒畅。一个孩子很顽皮,可能和其性情与心理发展状态有关,但其体育成绩很好,并且乐于助人,并能积极的参加劳动,这时我在多表扬肯定其优势的基础上利用主题班会,利用身边的先进典型鞭策他。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看到别的同学各方面都表现好,一对比自惭形秽,不去批评他,他也会在思想上加把劲。
四、在反思中感悟差异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经常反思自己的教书育人的行为。并有针对性的写出典型的育人案例。经常反思自己对日常生活中琐碎小事的处理是否得当,怎样才能达到育人的最佳效果?
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感悟到:对于脾气倔强的学生,不能硬来;对于调皮捣蛋的学生,要严肃耐心;对于性格外向活泼的学生,要经常给予提醒,适量限制,不可任其发展;对于性格内向的同学,做思想工作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语言,不可出现刺伤学生心理的话;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能仅以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评定学生的唯一标准。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实际的教育行动中感悟学生的差异,反思自己的育人策略。
在教育的实践工作中,让我们每一个教师都以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差异为出发点,在弥补差异中发展,在反思差异中成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用,各尽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