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思考 郭英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思考
四川省南充市西河路小学 郭 英
书籍是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它丰富人的思想,武装人的头脑,是催动人不断进步发展的不竭动力。“读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优质阅读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听说读写的基本学习技能,培养理解、感知、欣赏等方面的思维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阅读是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重要部分,学生通过阅读经典,体会其中富含的奥妙,思想与心灵的相互碰撞融合使经典中的精华被学生转化为自身力量,从而更好地进行精神的成长,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也因此不言而喻。但是,在现代的小学教育实践中,由于种种因素,阅读教学工作进展并不顺利,因此,切实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是小学教育面对的重要课题。下面我就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谈谈个人观点。
一、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有效目标的虚化
有效合理的目标为老师的讲解与学生的学习指明前进方向,是教学课程顺利进行以及完成的重要前提。在普遍实际教学之中,老师多倾向于自身的角度来设定教学目标,或是依赖参考书中提供的建议制定教学方向,缺少自身进行教学研究理解的过程,导致目标的不明确或是不切合实际。当目标具有不确定性时,学生对教学目的不明所以,直接影响教学任务额完成。例如老师组织学生对文章进行小组讨论,学生由于缺少确切的方向指引,讨论内容肤浅表象,没有抓住文章的重点与中心思想,使讨论不但没有实际意义,更是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2、模式化的教学方式
小学生的情感丰富外露,活泼好动,任课老师要想组织一个兼具节奏紧凑与灵活生动的课堂气氛是十分不易的,因此,为了便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模式化的教学方式被广泛使用。模式化的教学将思想情感与知识技能分离开来,将重点放在学生对字词的认识理解和语文阅读基本技能的训练,把原本应该以欣赏心态学习的课文转为训练的教材,缺少对文章的细细体会,学生的情感想象与体验仅仅是表面形式。与此同时,老师对新的教学方式的过度使用、盲目跟风的做法同样不合理。过于依靠多媒体、课本剧等新式教学方法,虽然从形式上炒热气氛,但是教学效果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发展,反而因为课件束缚了学生的想法,顾此失彼。
3、教学被动型
尽管新的教学理念是以人为本,要求实现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但是老师对学生仍然存有“不放心”的观念,生怕学生将某个考试知识点忽略。老师过强的教学意志使教学仍然呈现被动式的局面。课堂之中,老师准备大量的问题对学生考验,强迫其进行思考,忙于应对的学生只会根据答题技巧机械回答,缺少自主思考的空间,学习质量自然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二、有关阅读教学措施
1、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
目标是教学的灵魂,要想保证课堂的有效性,科学的目标有着至关重要有的作用。不同的文章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都是老师制定目标需要充分考虑的。情感与技能相结合,知识积累与体验过程相呼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这样充分而全面的考虑多种因素所设计的教学方案最为科学有效,将教学效果烘托到最佳境地。以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鹿与狼的故事》为例:文章可以分为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的教学目标是会写10个生字,认5个生字;掌握“苟延残喘”、“罪魁祸首”等成语的词义与应用;通读全文,对文章有大致的了解,并摘记其中的经典语句。第二部分的教学目标较于第一部分的知识积累更倾向于情感观念的感召。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中心思想;联系实际,体会文章的表达效果;最后领悟出“生命是平等的,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衡的关系,人类要尊重自然法则”、“不能片面的理解事物而导致错误的出现”等观念。明确的教学目标,将课堂处理得层次分明,节奏有序,从而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完成教育任务。
2、丰富有趣的教学过程
注意力是思维运转的前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留意学生的听课情况,并且采取有效手段吸引学生。小学生的注意力维持时间较短,而多媒体的合理运用将更好的吸引学生,节省板书时间,给课堂效果带来极大的改善。但是多媒体的运用不能过度,合理分配课堂多媒体使用时间,科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内容,实现科学技术与课堂时间的完美结合。除了辅助教学手段外,老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水平。老师的语言对学生有很深影响,讲授阅读课文时,老师可以声情并茂的进行文章朗读,从言语、神态方面吸引注意力,从而帮助学生体会文章内涵。对于上课走神的学生,老师同样可以用眼神话语进行暗示或提醒,譬如停止讲课10秒钟时间,让“开小差”的学生发现气氛变化而注意到老师的暗示,从而重新集中注意,这种方法既帮助老师组织教学,又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抵抗。
3、坚持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老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在阅读教学中,老师不能过于限制学生的阅读方向与方式,而是针对学生的选择给予相应的专业指导。学生获得“自由”的同时,也要受到一定的限制,老师应准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平衡。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烟台的海》,老师可以首先对冬日凝重与春日轻盈的海进行细致的讲解,为学生梳理文章脉络以及提供思路,而后关于夏、秋两季的海的部分则交给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逐渐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善于融合现代教育技术
多媒体教学设备具有声、光、色、形等技术优势,有助于唤醒学生多感官情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不妨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吸引学生对课堂的注意,推动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几幅敬亭山、洞庭湖、江南的图片,通过形象生动的图片展示,学生对《独坐敬亭山》《望洞庭》《江南好》这三首古诗词所描写的内容有了初步感知,这样再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就容易得多。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老师不断探索研究更完善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锻炼阅读能力,使学生在科学自主的教学氛围中开拓思维、发展创新。老师与学生的完美配合,共同营造和谐学习环境,从而推动语文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