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结构化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实践 余鸿辉

结构化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实践

四川省武胜县龙女湖小学校  余鸿辉

摘要:结构化理念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注重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体系,从而提升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本文结合小学数学西师版教材,从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过程优化和教学评价完善三个方面探讨结构化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实践策略,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结构化理念;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构化理念的教学实践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而我们现行所用的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在内容上可以贴上丰富的标签,其特别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为结构化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将结合西师版教材,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实践结构化理念。

一、结构化理念的内涵、特征及意义

(一)结构化理念的内涵

结构化理念强调认知结构的同化与顺应,是指将知识按照内在逻辑关系进行组织和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并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

(二)结构化理念的特征

一是整体性:突破知识点碎片化教学,有利于促进知识和认知的有机关联。

二是关联性:建立知识网络多维联结,减少知识孤岛现象的发生。

三是发展性:构建螺旋上升认知体系,促进学生认知结构不断迭代。

四是迁移性:形成可复用的思维模式,利于思维的创新和实现知识的生活化应用。

(三)结构化理念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构化理念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整合知识,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结构化教学注重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从抽象到具体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等思维能力。

三是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结构化教学使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学习规律,从而提高效率学习。

二、结构化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整合教学内容,构建知识网络

1.梳理知识脉络。在教学每个单元之前,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梳理出核心知识点及其相互关系。例如,在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多位数乘一位数”单元中,教师可以将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竖式计算等知识点进行梳理,明确知识的起点和发展过程。

2.建立知识联系。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新知识与已学知识进行联系。例如,在学习“分数乘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通过类比和迁移,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

3.构建知识框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整理知识。例如,在学习完“图形的周长”单元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及其推导过程进行整理。

(二)优化教学过程,促进知识建构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车轮、钟面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特点,从而引出圆的概念。

2.引导探究,自主建构。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量角器测量不同三角形的内角度数,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剪拼、折叠等方法验证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

3.组织讨论,深化理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例如,在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小数与分数的关系”,通过交流分享,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三)完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1.多元化评价方式。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表现等。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汇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练习和作业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3.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帮助学生学会反思和总结。例如,在单元测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自己的答题情况,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三、案例分析

以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小数的乘法”单元为例,探讨结构化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

1.教学内容整合。教师将小数乘法的意义、计算方法、积的变化规律等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知识网络。通过类比整数乘法,引导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教学过程优化。在引入新课时,教师创设购物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总价。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计算和讨论,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3.教学评价完善。教师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和小组讨论表现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经验。

四、结论

结构化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和完善教学评价,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探索结构化理念的应用方法,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柳雪梅,基于结构化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9年。

[2]别小琼,基于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研究[J].基础教育课程,2022年。

[3]管成平,基于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策略[J].教育学文摘,2021年。


点击次数:49  发布日期:2025/3/3 9:56:37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