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推进 张小菊

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推进

 张小菊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永北镇中学

摘要:文章以“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两个层面展开研究与分析,希望能够为进一步做好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建议与对策,以供大家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推进
1 引言
初中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乃至价值观重构的关键时期,而且在素质教育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现实背景下,对于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也提出了崭新的要求于挑战。由此可见,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推进”的研究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2 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推进的研究与分析
要想真正做好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笔者建议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2.1展开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认知水平,进而以此为基础,践行道德行为
初中生的可塑造能力是非常强的,尤其是在性格方面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更是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为此,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个良好的契机,合理组织教育力量,对学生产生有效的教育活动,实现学生道德意识的强化,使其逐渐经过内化后,产生持久稳定的道德行为。
首先就是展开专门性的课堂教育教学活动
对于道德教育来说,关于道德的认知可以说是前提,是关系到能否有后续情感、意志乃至行为产生的有力支撑与条件。换句话说,学生只有能够在对是非进行明辨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做出最为正确的选择,才能够自觉去对自己的一些不规范行为进行修正,进行规范,杜绝一些不良好的想法。为此,教师在实际课堂教育教学活动的实际过程中,一定要切实做好学生基本公民道德要求或者学生守则、学生行为规范的普及等,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启发。但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想真正达成上述的效果,一定要避免仅仅是进行道德上的说教,而是要结合实际的案例,通过对学生的启发,通过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逐渐形成积极的价值标准,实现其道德认知能力的提升等。
其次就是做好学生道德情感的陶冶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如果仅仅只是有道德的认知,还是远远不够的,是不能够真正实现对学生积极道德行为的有效推进,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实际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进行一些感人力量教学环节或者是教学活动的合理穿插等,从而能够让学生在进行交流和思考的过程中,能够对美和丑产生强烈的情感碰撞,能够自觉分辨出哪些是美的行为,哪些是丑陋的行为,从而自觉去践行一些美好的品行等。
我们以“诚信重要性”这部分的教学内容为例,如果教师仅仅是采用传统的方式,简单进行说教,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学生很难真正产生与诚信相关的油罐体验,甚至还会产生逆反的心理,这样后续的教育教学活动就很难顺利进行下去。但是,教师如果能够借助一些实际的案例,尤其是正面的案例,例如一些为了诚信而牺牲个人利益,保护集体利益的实际案例来进行教学的话,往往能够让学生在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情感认同,进而自觉去认同关于诚信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就是做好道德教育活动的组织
道德意识的培养和建立,仅仅依靠书本知识的讲授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通过一些实际的教育活动来达成最终的目的。例如,可以在每一个学期组织相关的活动,例如劳动周等,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劳动锻炼去磨练其吃苦耐劳的良好意志品质等。
2.2开展法治教育和普及活动,培养学生遵法守法、爱法用法的良好意识与行为
对于初中生来说,是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基础,是需要梳理一定法律意识的,是需要了解并懂得如何利用法律知识来对自己的行为施加约束的。因此,法治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为此,笔者建议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就是要做好法律知识的传播。近些年以来,初中生违法犯罪的事件频繁发生,犯罪率不断飙升,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源于他们薄弱的法律意识,法律规范意识不强,甚至出现了一些违法的行为却浑然不自知。为此,在日常的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实际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日常法律知识的传授与普及,结合学生身边的一些常见案例,让学生逐渐意识到法律的学习与自己的生活本就是密切相关的。
其次就是做好法律讲座和宣传活动的开展等。要想真正达成预期的良好效果,良好的校园氛围是极为重要的,为此,教师应该利用法律讲座或者是一些宣传活动,逐渐形成良好的学法氛围,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绘制法治宣传画、手工制作法治主题手抄报和板报、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开展法律宣传月等,既可以拓展学生的法律积累,又能培养其遵法守法的自觉意识。
2.3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育需要有力的教育合力参与
要想真正做好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仅仅依靠学校层面和教师层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是需要强大的教育合力的,这种合力的行程应该是以教师为桥梁的,应该是全社会共同来参与的。
第一, 就是家庭的参与
教师应该与家庭建立密切的联系,应该经常沟通,应该通过家长,去了解学生的表现,同时也要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从而一起努力,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引导。
第二, 及时社会的参与
目前,在社会层面存在很多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机会与教育平台,如果能够达成与他们的有机配合的话,形成长期联系与合作的话,往往会让现有的教育方式、现有的教学方法更加完善、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明确了应该如何努力,切实达成良好的目标,当然这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事情,这需要教师、家庭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达成预期的良好效果。还有一点特别需要注意的,在21世纪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里,在素质教育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和挑战,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真正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能够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立足教材实际,有效展开教育教学活动,实现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活动质量和效果的全面提升。

 

点击次数:81  发布日期:2025/3/3 10:04:35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