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屈俊丽 肖 菊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屈俊丽 肖 菊 云南省永胜县永北镇第一小学
作为老师,大家都知道松软适度的土壤最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同样的道理:宽松的环境最有利于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今年我校开展的教学实验改革是一个大胆英明的举措,也是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这种自主平等、合作交流、轻松高效的新型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挑战,也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条新路子。
作为五年级教学任务的承担者,我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课改实验,有收获也有困惑,有探索也有反思。现结合自身实际谈点肤浅的看法,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走下讲台,走近学生
新的教学模式,再无高高在上的小朝廷式的讲台,我们的教师已经从讲台上走下来,走进学生中间,有时甚至和学生换位,坐在学生座位上扮演他们中的一员,发自内心的欣赏他们的成长,搭建自由对话平台,为学生学习活动提供有效服务,真正为学生进步喝彩鼓掌。这样做,师生间的距离没有了,学生在课堂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他们的头抬起来了,腰板挺直了,手举起来了,话也多了,都能主动参与,大胆提问,敢于表现自己,积极主动性最大限度调动起来。这一切把“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变为现实。课堂上“你的想法比老师的还好”“你的见解真独特”“你太了不起了”,这些看似平常而已很不平常的话语成为孩子心灵的阳光,课堂灵魂中的生命。
二、整体入手,走进文本
长期的阅读教学我始终坚持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首先在课前巧妙把课文内容分成几个板块布置预习:第一组勾画好词佳句,第二组换词理解词语,第三组引用资料体会课文精神,第四组找寻写作妙法,第五组名言摘录朗读,第六组汇集读书方法。六个小组自选学习内容,每个小组成员自愿承担一项具体任务,按学习任务查阅搜集整理资料,自主学习完成任务。然后,组内相互交流所获知识及所用的方法,展示任务的完成情况。课堂上让不同小组选拔出多个学生充当发言人,上台发言前,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向全班同学展示搜集到的文学资料、图片、辅助精彩的解说词,老师随机补充评价。展示结束后,评选本次学习活动最佳讲解词、发言人。这样学生课前预习成果在课堂上得以公开展示,共同肯定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激发兴趣,全面发展。
三、科学组织,形成合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我根据本班学生个性、能力、兴趣、优差合理搭配,分组时注意组内异质搭配、优势互补。分为六大组:勤学、奋进、智慧、掘金、冲刺、突击。组内分好工,做好组牌,培养学生形成互帮互助的学风,课堂上解放他们的五官,使每个学生想说、敢说、会说,能倾听别人的见解,能相互释疑解惑,实现问题共识,过程共历、结果共享。充分发挥小组作用,从而形成互帮互助团队,让每个小组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相互竞争不失水平。
小组合作模式刚开始使用时,学生积极性特别高涨,但过一段时间,激情便减弱。为了调动小组成员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就尝试多方向、多元化评价,建立小组红花积分或笑脸登记,由组长详细记录每个组员的学习情况,并开展组与组间评比挑战比赛。
小组合作学习操作性强、灵活性大,为了让学生能有效合作,教给合作方法,着力培养小组长,让其明确组织职责,能组织有序讨论、小结、反馈小组的发言,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体,组内形成合力,培养有活力的学风。让学生在反复训练中学会质疑、思考、表达、倾听、理解,以提高合作效益。
四、优化过程,强化训练
1、课前扎实预习。在学习每单元每篇课文前,总坚持先学后教原则,给每个小组分门别类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然后在课堂上分组汇报,一组利用工具书学习文中字词;一组翻阅资料了解作者和有关写作背景;一组理清文章顺序,归纳重点;一组准备好词佳句,其他两组研究写作及写法。只有第一节预习做扎实了,学语文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就能得到很好培养。
2、课堂充分讨论。上课时,根据不同教学目标和学生预习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一至两个特别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提问。这绝不是不着边际的乱问,是围绕问题和课后题,紧贴课文提问,让学生在组内讨论解决,在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别人的意见,在课堂充分交流中探讨学习,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回答,老师巧妙运用教学话题,围绕讨论中心引出多个问题,交流多向性,博采众长,增加学生发言机会。正如教育家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更应该引导。让学生学会提问,进行发散性思维。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从被动灌输、听课,机械记忆的死胡同中走出来,充分开发学习潜能,积极主动的合作学习新知识,这才是授之以渔。
3、课后认真复习。是一个总结归纳咀嚼与消化的过程。因此,我大胆任命小组长当老师,课后积极发挥兵带兵的作用。如让组员互相检查背诵、听写、检测阶段知识掌握情况,改写、编写,内容迁移扩展充分巩固内化吸收,并互批小作文,检查配套练习完成情况。
4、课外积极实践。课内向课外延伸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课外让学生广泛涉猎,激发学用语文热情,接触名著提高语言鉴别能力。创办手抄报,进行诗文诵读或故事接龙及读书心得。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小组成员作用和特长,相互竞争中扩大词汇量,培养读书兴趣。当学生自主接触鲜活的语文知识后会不自觉相互交流,共同提高,这样,语文学习趣味就更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