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的策略探究 柯 琳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的策略探究

 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  柯琳

摘要:本文探讨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的策略。通过分析学生主体性的内涵和重要性提出了创设情境、问题导向、合作学习和多元评价等培养策略。研究表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实施这些策略,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本文为初中数学教师提供了实践指导,对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主体性培养;教学策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学生主体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要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促进其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然而,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仍存在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制约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因此,探究有效的学生主体性培养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旨在分析学生主体性的内涵,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性的有效策略,以期为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内涵与重要性

学生主体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积极思考和探索数学问题;其次,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数学任务,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方法;最后,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解决数学问题,提出新颖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培养学生主体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使数学学习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其次,培养学生主体性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为后续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最后,学生主体性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的策略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情境,或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例如,在讲解几何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几何图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问题导向,引导学生思考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核心策略。教师应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可以采用问题串的形式,层层深入,引导学生逐步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培养其质疑精神和创新思维。

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互动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在交流讨论中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应合理分组,明确分工,设计适合合作学习的数学任务,如探究性课题或开放性问题的解决。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指导,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多元评价,鼓励学生自主发展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重要保障。教师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数学成绩,还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可以采用自评、互评、作品展示等多种评价方式,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增强其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教师应及时给予积极反馈,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策略的实施与效果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学生主体性培养策略,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首先,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各种策略,创设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学环境。例如,在讲解函数概念时,可以设计生活实例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函数关系,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其次,教师要转变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增强学习信心。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实施学生主体性培养策略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显著提高,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和建构知识,学习效果明显提升。其次,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有效发展。通过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方法。最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在开放性的数学活动中,学生能够提出新颖的想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四、结论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通过创设情境、问题导向、合作学习和多元评价等策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实施这些策略不仅能够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未来,初中数学教师应继续深入研究学生主体性培养的有效方法,不断优化教学策略,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数学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明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3):45-50.

[2]李静怡,王伟强.基于问题导向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探索[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0,15(4):12-16.

[3]陈学智.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8,37(2):78-83.


点击次数:28  发布日期:2025/3/3 10:32:38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