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鼓励学生,激发潜能,成就梦想 李庆增

 鼓励学生,激发潜能,成就梦想

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成教中心校      李庆增   

每当学生情绪低落、缺乏自信的时候,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变得情绪激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鼓励能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运用的恰当,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习的信念,端正积极向上的心态,激发学生的潜能,向着自己的学习目标不断奋进。

根据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心理特点,他们能够独立地去思考问题,对同学、老师、家长的言行有着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鼓励和家长的肯定,这样他们会信心百倍地去努力学习,去追求探索。

人们在鼓励中扬起自信的风帆,在鼓励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在鼓励中创造佳绩。同样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每一位学生并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身上都存在着或多或少、这样那样的优点和缺点。作为教师应充分理解信任他们,并给予他们鼓励,让他们找到自信,看到自己成功的一面,那么学生也一定会朝着你指引的方向不断前进。鼓励学生不可随便滥用,要讲究方式、方法,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一、鼓励的语言要真诚、具体、明确,切合实际

初中学生虽然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肯定和认可,但是不切实际的妄加表扬,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表扬鼓励时一定要真诚,可以是一句赞美的话语,可以是信任的一个眼神,或者是淡淡的微笑,学生都能够从中感受到老师的鼓励和满意的神情。教师能够在自然的语调中表达真诚的鼓励,过于平淡或高亢的话语都无法传达真情实意。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必须真诚、热忱,但绝不需要夸张的语言和动作。亲切温和的话语,温柔而赞赏的目光,会给学生以强有力的鼓励和支持。

二、鼓励要讲究

过犹而不及”——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的鼓励千万不可滥用,不可用得过多。否则,学生会习以为常,不会重视老师对他们的鼓励,甚至不会放在心上。时间长了反而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对教育教学效果不利。

三、鼓励要因人施,因情施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教师要采用不同的鼓励方法。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性格,都有各自的闪光点,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鼓励要因人而异,因情而异。学生性格不同,鼓励的方式和着手点就不一样。遇到的情况不同,鼓励的着手点也不一样,如对于做作业质量差的学生,教师在鼓励学生时,首先应该表扬肯定这位学生能够按时交作业,而不是先说他做的作业如何差,如果今后认真去做,一定会把作业完成好的。还有上课爱做小动作不认真听讲的同学,教师应抓住时机,鼓励他们认真听老师讲课,适时提问一些他们能够回答上来的问题,表现不错,有进步!继续认真听讲。学生听了这样的话,比让老师训斥着要好好听课效果要好得多。

四、抓住学生的心理,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教师除用语言表扬鼓励外,也可以给学生适当的物质奖励来鼓励,使学生的心理充满成就感,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至于给学生什么样的物质奖励,可根据不同情况的学生来进行选择。不一定贵重的物品就是最好的奖励,东西不在大小也不在多少,最主要的是看学生希望、期待的是什么样的奖品。有的同学希望能得到彩笔、背包或者精美的笔记簿,或者是一本喜爱的书等,教师要多琢磨一下学生可能有什么需求,学生都能理解老师这样做的良苦用心和好意。

五、采用小组合作,通过小组之间的竞争给予表扬和鼓励

采用小组合作,通过小组之间的竞争,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想出更多更好的学习方法等,这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使学生能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在课堂上,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学生选出组长。组长负责观察指导本小组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不是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在合作学习中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采用何种方法解决等,组长还要合理的分配好任务。最后,教师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学生的态度、情感、完成作业的情况等方面,做出公平公正的对比评价,给予相应的表扬和鼓励,以此鼓励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六、设定目标,不断鼓励进步

给学生设定较容易实现的目标,让目标符合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使其经过思考和努力,一个一个逐步地去完成。学生完成学习目标,获得了成就感和满足感,教师应及时给予他们鼓励和赞赏。使学生能够从中找到自信,尤其是后进生,他们既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又能体会到自身的价值,重新找回自信。

教师将激励性的策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检查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并给予不断地鼓励,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在活动结束时,注重运用鼓励性评价,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评价中注意引导学生评估优点,往积极正能量的方面看,从而强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

通过运用激励性教学方法,对学生参与行为充满期望,多肯定、多鼓励,坚持肯定性评价,从而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关系,形成共同参与合作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得到充分地发挥。为学生创设充满激情、激励气氛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鼓励,进行积极思考,达到学生主动学习的效果,变要我学我要学,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积极地去学习,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人人需要赞美,人人希望得到赞美。为使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能,成就他们的梦想,我们就满足每位学生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及时、真诚的鼓励吧!

 

点击次数:4  发布日期:2025/4/1 9:11:38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