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四种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王新明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四种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甘肃省华亭市第三中学     王新明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教师不但要传授历史知识,而且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各种习惯和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初中历史教学中四种习惯和能力的培养阐述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提供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能力

学生自学习惯和能力,反映着一个学生最基本的素质。教师教学中要授之以“渔",即学习的方法,然后再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合作解疑,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能力。   

1.创设自主学习情境,布置自主学习任务。

教师首先要做好对教学内容的分析,选择一些知识量适中、知识难度较低的章节作为自主学习的内容,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自主学习氛围。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自主学习任务,让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自主学习,确保其能够达到自主学习的要求。

2.适时进行学习指导。

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教学指导者和辅助者的作用,在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适时地给予他们指导与帮助,从而让学生更为顺利地完成自主学习任务。例如,在进行《抗美援朝》的学习时,学生归纳和总结了抗美援朝历史意义,但是,学生对抗美援朝历史意义不能理解。这时我对他们进行了适当的点拨指导,让他们结合抗美援朝的背景及相关的地理知识,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认识和理解抗美援朝的影响,帮助他们完成了具有关键意义知识点的学习。

3.自主学习成果展示,提高自主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留出10-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展示的内容主要是历史知识点,还包括学习方法、疑点、感悟等。进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对于巩固知识、提升学习习惯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让学生顺利地完成自主学习任务,体会自主学习的成就感,实现知识学习与能力提升的双赢目标,为学生的历史素养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的习惯和能力

教师在历史课堂上可以通过设计一些阅读理解题目与阅读活动来锻炼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主动思考和探索。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和互动环节,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习惯和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通过这些阅读措施的实施,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的习惯和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为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给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记忆的习惯和能力

知识的理解、运用,离不开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记忆历史基础知识,教给学生记忆的规律和方法,鼓励学生探索高效的记忆方法,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歌诀记忆法

歌诀记忆法就是把重要的历史知识编成诗歌、顺口溜等形式来记忆。

例如:关于“中国历史朝代",可以通过歌诀进行记忆,“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歌诀记忆法的好处是记忆时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并且生动轻松,久久难忘。

2.数字记忆法

例如:在记忆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爱国运动的时间,可用数字1、5、9。即1911年、1915年、1919 年。

3.归纳记忆法

归纳记忆法是抓住历史知识的主要内容,扣住关键字,把繁多的知识归纳进行记忆。例如: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实在太多,我们可以通过归纳,并巧妙地记忆它的知识框架。

一种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两对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三条线索(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

四大阶级(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无产阶级、资产阶级);

五款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六个人物(林则徐、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

七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八场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北伐战争、护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当然,帮助学生记忆的方法还有很多,关键是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实际教学内容、知识本身蕴涵的规律,让学生灵活地记忆历史知识,从而培养他们记忆的习惯和能力。

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地图的习惯和能力

地图往往与特定历史事件相结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教材中的地图辅助学习。学生根据地图上的信息,探究某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和结果。这样的学习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综合运用地图的习惯和能力。同时,也应注重培养他们地理思维和空间意识。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地图制作的实践活动,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地理要素的关系、空间的布局等。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从多方面着手,努力培养学生各方面的习惯和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教育者责无旁贷的义务。

 

点击次数:4  发布日期:2025/4/1 9:14:36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