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游戏情境在体育球类运动技能培养中的运用 汤志学

游戏情境在体育球类运动技能培养中的运用

四川省武胜县街子小学校  汤志学

 

摘要:本文以小学体育教学中常见的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为载体探讨游戏情境创设对学生专项运动技能发展的促进作用。通过分析游戏情境的趣味性、目标导向性和协作性特征,结合教学实践案例提出具体实施策略,旨在为小学体育教师提供可操作的课程设计路径。

关键词:游戏情境;小学体育;球类运动;技能培养;运用

随着新课标(2022年版)对“学练赛一体化”理念的强调,游戏化教学成为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促进学生专项运动技能提升的重要手段。小学阶段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具象思维占主导,而传统球类技能教学中机械重复的练习方式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减少参与动力。正因这样,新课标在球类运动的“教学提示”中明确要求课堂应“创设多种形式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学练”。其目的就是通过创设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游戏情境在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同时还能够将运球、传球、击球等基础技能融入角色扮演、任务闯关等活动中,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实现“技能习得”与“快乐体验”的多重目标。在这几年教学实践中,我以游戏情境在体育球类运动技能培养中的运用为题开启了探究模式,获得了这样一些收获。

一、游戏情境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游戏是儿童认知世界的路径,情境中的角色代入能促进学生在自我角色践行的同时实现运动技能的内化。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通过设置阶梯式游戏挑战,引导学生在合作中突破技能瓶颈而收获成就感。

(三)动作技能形成理论:情境中的多感官刺激可加速“泛化-分化-自动化”的技能形成过程,让专项运动技能变成一种自觉化的肌肉实践。

二、游戏情境在球类教学中运用的实践价值

球类运动作为体育专项运动技能培养教学的重要对象,涵盖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诸多项目。以游戏情境为其教学实施载体,具有多重实践价值,体现在:

(一)激发兴趣与主动性。游戏情境通过趣味性活动将专项技能训练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例如,篮球运球训练中引入“石头剪刀布”猜拳游戏,要求学生在运球过程中用脚或手完成猜拳动作,既锻炼控球能力又增强课堂互动性。研究表明,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能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索,显著提升课堂参与度。

(二)促进技能迁移与实战应用。游戏情境模拟真实比赛场景,能助力学生将孤立的技术动作融入整体战术。例如,在足球教学中设计4v4迷你对抗赛”以要求学生在限定区域内完成传球、射门等动作,通过实战情境就能直达提升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教学预期。

(三)培养团队协作与规则意识。球类运动需依赖团队配合,而游戏情境通过分组竞争、角色扮演等形式强化合作意识。例如,羽毛球双打教学中设置“接力击球”游戏,要求两人交替接球并完成特定击球动作,既锻炼默契又深化规则理解。

三、游戏情境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分层设计原则。游戏虽在体育球类运动教学各个流程上都可安排,但目的和效果不同。而在辅助重点内容理解和运动技能掌握难点中的游戏设计则需要教师有个体差异观念,遵循分层设计原则,做到:一是能力分层:如羽毛球教学中设置“初级区(半场对打)”与“挑战区(全场攻防)”;二是角色分层:如足球传接球技能训练时游戏设置“指挥官”“助攻手”“防守专家”等角色。

(二)动态调整机制。进了教学设计中的游戏在课堂实施时还需教师适时根据学生习得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以便让学生有更好的获得感。不论哪项球类运动,高质量地教学实施都需根据学生实时表现调整游戏难度,如改变游戏规则、增减人员、减少持久时间等。如在篮球教学中运用“投篮游戏”,采用“积分挑战赛”的方式进行,如果发现学生难以达到,就可根据所教班级学生实际设置不同距离的投篮点。

(三)多元评价体系。这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球类运动、主动克服运动困难的不可少有的教学举措。虽然我们倡导教学评一体化,但在实践中我认为教师应特别做好过程性评价,即使是游戏,也同样应有多元评价体系助力。在游戏评价中可记录学生创造性动作,如篮球转身过人、团队协作、动态判断力等。

四、球类运动的游戏情境应用案例

(一)篮球技能:创设动物运粮队游戏。在此游戏中融入技能训练点:低年级螃蟹步运球(横向移动稳定性)高年级小组传切配合(空间意识培养),规则设置“狐狸看守员”角色增加防守干扰,并通过实施时的情境设计,让学生扮演森林动物,用篮球即“粮食”完成跨障碍运输任务。

(二)乒乓球/羽毛球:设计彩虹桥保卫战游戏,融入技能训练点,一是发球落点控制(修复桥面缺口);二是高远球技术(搭建防御屏障),难度分级,实施分层,采用弹性球拍、彩色标靶等差异化器材助力,其游戏情境设计为球网作为“彩虹桥”,通过连续击球阻止“黑暗军团”入侵。这样的游戏情境新颖、趣味性强,能很好地助力教师达到预期。

五、结语

游戏情境作为一种兼具趣味性与育人性的教学法为小学体育球类课程的教学实施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本质上仍是服务于运动技能培养的工具,我们教师在体育教学实施时可借助整合,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未来还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VR/AR技术支持下的沉浸式情境构建,以及游戏机制与体质健康监测的深度融合,推动小学体育教学向更科学、更人性化、更精准化的方向发展,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晓晨.游戏化学习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科学,2021(4).

[2] 格雷格·威尔逊.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M].人民体育出版社,2019.

 

点击次数:4  发布日期:2025/4/1 9:22:35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