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杨从菊
数学教学如何处理好核心素养与“四基”“四能”关系
四川省广安实验学校 李颜萍
摘要: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教学的核心目标。本文以西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为载体,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核心素养与“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四能”(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有机融合,提出以素养为导向、以“四基”为根基、以“四能”为抓手的教学策略,并结合教材实例分析具体实践路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处理;“四基”;“四能”
正确处理好核心素养与“四基”“四能”关系是新课标在“课程实施”中的“教学建议”。也是一线数学教师落实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为了实现这一要求,从2022年4月,我就随着新课标在我市“双主双优”课改中的应用加大了其研究力度,获得了这样一些认知与收获。
一、核心素养与“四基”“四能”的内在联系
(一)核心素养的统领性
数学核心素养在小学阶段涉及到了11个,(如抽象能力、推理意识、模型观念等),其是教学的统领性文件,是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形成的终身发展所需的关键能力与品格,而“四基”是达成素养的基础,“四能”是素养形成的过程载体。例:西师大版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中学生可通过操作(基本活动经验)理解面积公式(基础知识),经历“猜想—验证—应用”的过程(推理意识),最终建立数学模型(模型观念)。
(二)“四基”与“四能”的支撑性
“四基”是知识结构的根基,“四能”是知识转化为素养的桥梁。在数学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培育要求就绕不开“四基”与“四能”的支撑,因为这两个目标的落实有利于给核心素养培育的落实带来,一是基础知识:如数的运算、图形特征;二是基本技能:如画图、测量;三是基本思想:如分类、转化;四是基本活动经验:如合作探究、反思总结。实践表明,通过“四能”的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逐步内化素养。
二、西师大版教材中核心素养与“四基”“四能”的融合设计
为了能有效使处理好核心素养与“四基”“四能”关系这一教学建议获得落实,西师大版教材做出了积极贡献,其在编排中特别注重情境化、问题化设计,为三者的融合和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天然载体。
(一)以问题驱动“四能”发展
“四能”发展说到底还是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结果。为了使学生能有主体性,问题驱动是最好的路径。例如,在五年级上册“方程”单元中,教材通过“曹冲称象”情境引出问题:“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等量关系?”学生经历“观察—抽象—表达”的过程,既掌握方程基础知识(四基),又培养符号意识与建模能力(核心素养)。
(二)以活动积累“基本经验”
以活动积累“基本经验”是这两年来我最大的教学收获,能有效实现“四基”之一的“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的方法。例如,在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的课本中,教材设计“折纸角”“比较角的大小”等活动,学生在操作中积累直观经验,同时发展空间观念(素养)和动手能力(技能)。
(三)以思想方法贯通知识结构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四年级“四则混合运算”通过“运算顺序的合理性”探究这一内容看到,其渗透“有序思考”的基本思想,恰当的教学实践能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策略:从“知识传递”到“素养生成”
(一)情境化教学,激活“四能”
教学实施中设计真实问题情境(如西师大版六年级“百分数的应用”中的“商场促销”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基本思想)解决问题。
(二)结构化整合,夯实“四基”
与教学实施建议相匹配的结构化观点赢得一线教师认同。实施中可通过单元整体教学,将零散知识整合为体系。例如:西师大版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与五年级“分数的意义”形成螺旋上升结构,帮助学生逐步构建分数概念模型。
(三)过程性评价,聚焦素养发展
为了实施教学评一致性可采用表现性评价(如数学日记、项目式学习),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现的思维品质。例如:记录学生解决“校园绿化面积计算”(西师大版四年级)时的策略多样性。
四、实践反思与改进建议
(一)避免割裂。要这到正确处理好关系就需要在实施中防止将核心素养与“四基”“四能”机械拆分,需在教学中实现“做中学、用中悟”。
(二)教师角色转变。在处理好核心素养与“四基”“四能”关系的教学实施中需要教师从“知识讲授者”转为“思维引导者”,善用教材中的“问题银行”“数学文化”栏目拓展学生视野。
(三)资源开发。在处理好核心素养与“四基”“四能”关系的教学实施中需要教师结合自身所用的教材进行资源开发,如西师大版的“综合与实践”板块,教学时就可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如“设计校园节水方案”),深化素养与能力的协同发展。
五、结语
核心素养与“四基”“四能”的融合是数学教学落实2022年彼新课标的必然方向。西师大版教材以其科学的设计和丰富的载体,为教师提供了实践蓝本。教师需以课标为纲、以教材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实现知识、能力与素养的统一,最终培养“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琳钧,四基 四能 三会——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J].现代职业教育,2020年。
[2]郝高玲,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审视与改进——评《小学数学教学的思与行》[J].中国教育学刊,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