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杨云鹤
略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杨云鹤 云南省永胜县仁和镇中心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作文教学,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内容,针对不少学生作文难以下笔的情况,本人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一、指导学生多观察事物
观察,是作文的本源和坚实的基础。有的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搬硬套,就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还有的学生拿起笔来不知道写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的现象呢?归根结底就是:学生平时积累少,没有养成细心观察、积累作文素材的习惯。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全景式地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事物,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理解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最能打动心灵的素材,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如“以自然景观”为话题的习作,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去观察:在放学路上、公园里、家里的庭院中的花草树木;晚间繁星、日出日落、雨后彩虹;在外出旅途中的一些奇特景观等等,引导学生去体验身边的自然美。
二、指导学生多阅读文章
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科书的范文,体会范文的文字优美,体会作者是如何以生活为作文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使文章具有很强感染力的。应经常鼓励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
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作文素材,激发学生的作文欲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作文规律。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充当着重要的角色,而且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入手,指导他们反复品味课本中的重点篇章,背诵精彩的语段;还要依据各类文体的作文特点,提出阅读重点,点化阅读难点,教给阅读方法。另外,教师要定期给学生推荐一些必读书目,介绍一些报刊杂志,范读一些美文华章;要求学生床头桌前常备一些可读的东西,闲暇时间能读多少读多少,并做到持之以恒。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因此,学生多阅读对作文是非常有益的。
三、指导学生多积累词句
提倡学生多阅读文章的同时,还要多鼓励学生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作文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使之成为自己作文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当学生有了丰富的语言储备后,作文就能得心应手。教师应要求学生作好笔记,把读到的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子摘录下来。俗话说,好记心不如烂笔头。只有把这些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子记下来,才能时常温习,不至忘掉。这样,作文时才能运用自如。例如,《火烧云》这篇文章中有很多描写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叠词:“红通通、金灿灿、笑盈盈”等,还有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句子也写得非常生动形象。我们学习文章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多读多记,语言句子积累多了,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不会穷词穷句啦。
四、指导学生多练笔作文
多练笔,可以加快从掌握作文知识到运用作文知识的过程,这是提高作文水平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常写,作文就熟练,即使题目很难,写起来也觉得容易;不常写,作文就生疏,即使题目很容易,写起来也会觉得很难。所以,教师要重视“读十篇不如写一篇”的道理,要求学生经常进行认真的练笔,这样才能逐渐拓展出作文的思路。平时,可要求学生常写日记,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从而也就减轻了作文的难度,提高了作文的水平。
五、改革作文的教学模式
我们在进行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的作文教学时,更应该对以往格式化的、填空式的、枯燥无味的作文教学模式实行改革,化被动为主动,变单向接受为双向交流。改革以往“读题——审题——分析范文——作文”的作文教学模式,以“学生感受——教师点拨——师生互相交流——实践作文——合作评改”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在师生共同参与或学生互相合作下,把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推向高潮。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发现作文的规律,激发作文的兴趣。
六、鼓励学生创作与交流
俗话说:“乐此不疲”,要做好一件事,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而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同时,每次作文,可选出一些较佳习作,在班上宣读或展出,以点带面,让学生感受到作文能带给自己满足感、成功感,大大提高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七、学生作文的分层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文章的评价不能千篇一律。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
总之,作文教学难,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点滴抓起,做生活的主人,多留意观察,多阅读积累,重视作文的评改,多给学生自己发展的空间,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使学生从“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克服害怕作文的情绪,从而提高作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