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项目式教学法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刘 春

项目式教学法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四川省武胜职业中专学校  刘春

摘要: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中职教育在服务社会、培养技术型人才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结合中职学生特点及高教版《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第二版)教材内容探讨项目式教学法在汽车底盘课程中的实践路径。通过市场调研、项目设计、情境创设及多元评价等环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其适应岗位需求奠定基础。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法;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中职教育;实践应用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以培养具备实操能力的技术人才为目标,着力为学生将来就业和参与职场竞争奠定坚定的能力基础。但传统“满堂塞”教学模式易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特别是“纯讲”式教学,易出现“眼高手低”、缺乏实操能力的现象。项目式教学法以真实任务为驱动并通过“做中学”激发学生主动性、通过“用中创”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尤其适合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这类实践性强这样的课程,能让学生更好地达到学业要求。本文以高教版教材为依托,结合中职生认知特点(如基础薄弱但动手能力较强)探索项目式教学法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项目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与适配性

项目式教学法在实施时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支撑,强调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实现自我核心素养的发展。其核心特点包括:

(一)任务真实性。围绕企业实际需求和汽车前沿发展设计项目,如底盘故障诊断、变速器拆装等。

(二)学生主体性。动手实操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这个需要的实现要求执教者从“讲授者”转为“引导者”,学生在主体性释放中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三)评价多元化。项目式教学法在任务完成的“小结”时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成果考核实施,其追逐技能掌握与职业素养提升的双重关注。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材系统性强,特别是发展到如今的“第二版”,其内容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又作了一些改进,在丰富性与创新性上有了较大提升,而且在为项目式教学的实施上提供了很好的契合点,又特别是其涵盖传动系统、行驶系统、制动系统等内容模块,为项目设计提供了清晰框架。

二、项目式教学法的实施路径

(一)项目设计,对接岗位需求与教材内容实施

1.市场调研与目标设定

作为一线执教者需深入汽修企业,了解常见底盘故障类型(如制动失灵、转向沉重等),结合教材知识点设计项目任务,才能使项目式教学法获得优教提质效果。例如根据教材“制动系统构造”章节设计“液压制动系统排气与故障诊断”项目,目标包括掌握排气流程、工具使用及故障代码分析。这样的目标设定就可为课堂教学的展开带来良好的师生互动话资。

2.分层项目设计

针对中职学生能力差异,否定“一刀切”的简单做法,设置基础型与拓展型项目。例如,基础项目为“轮胎拆装与动平衡检测”,拓展项目为“悬架系统异响综合诊断”。在项目式教学法实施中对应不同学力学生实施,使其在各有所获的同时都有成就感。

(二)情境创设,提供模拟真实工作环境的平台

1.实训场地建设

校企合作建立仿真实训室,配备举升机、四轮定位仪等设备,还原4S店或维修车间场景,为学生实操提供动手平台。

2.角色扮演与任务分工

在项目式教学实施中学生需分组担任“维修技师”“质检员”等角色,按企业标准流程操作。例如,在“变速器拆装”项目中,组员需分工完成拆卸、清洁、装配及调试。

(三)建立评价体系,做到过程与成果并重

1.多维评价指标

在项目式教学的实施中需有多维评价指标来促进其运行。评价指标的多维性体现在:技能操作(40%):如工具使用规范性、故障排除效率;知识应用(30%):能否结合教材理论解释故障原因;职业素养(30%):团队协作、安全意识等。

2.动态反馈机制

将些评价指标放在任务完成时的“小结”环节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模式,并通过企业导师参与终评,增强评价客观性,让学生看到自我成长。

三、项目式教学法的实施保障与难点突破

(一)教师能力提升

为了高质量地实施项目式教学法需执教者定期参与企业实践,更新技术知识(如新能源汽车底盘特点),确保项目内容与时俱进。

(二)资源整合

为了更好地优教优学,执教者在实施时可利用教材配套的数字化资源(如3D结构图、微课视频),辅助学生理解复杂原理。

(三)安全管理

安全问题是不可忽视的,执教者应严格规范操作流程,强化纪律性,规范操作方法与流程,如举升机安全锁止、高压部件断电操作,避免实训事故。

四、项目式教学法的实施实践:以“底盘异响诊断”为例

(一)任务导入。教师通过媒体手段展示故障车辆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异响可能来源(如传动轴、轴承或悬架部件),结合教材中“行驶系统构造”知识制定排查方案,让学生沿着“任务”指引进行项目实践。

(二)计划实施。在任务布置后各小组通过查阅教材、维修手册及诊断设备(如听诊器)定位故障点,记录数据并尝试修复。教师巡回指导,避免操作风险。

(三)总结与反思。在小结时各组汇报解决方案,教师结合教材原理(如万向节磨损机理)进行点评,并引入企业案例深化理解。

五、结语

项目式教学法通过“任务驱动、实践主导”的模式有效弥合了中职汽车维修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实施中依托高教版教材的系统性与规范性并结合市场动态调整项目内容,能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培养出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因此,在未来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这一法子并使其有更多有效路径,助力中职课堂质量提升,为学生就业与参与竞争赋能

参考文献:

[1]向福彬,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7年。

[2]彭宽,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应用[J].环球慈善,2021年。


点击次数:3  发布日期:2025/4/1 9:58:42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