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赵文彬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赵文彬 云南省永胜县三川镇中心小学
对小学生来说,写作文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因此,他们害怕作文。然而,写作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不写不行。既然写作能力如此重要,那么,教师应怎样进行作文教学,才能让学生不认为写作文是一种苦事、难事,能够文通句达地写出较好的习作呢? 笔者认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从心底里喜欢上作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从心底里喜欢上作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写作难的问题。要想激发学生作文兴趣,让学生喜欢作文,就应在作文教学中解放思想,让学生敢想敢说,让学生自由表达,让学生在作文的天地里自由翱翔。
小学语文大纲对作文提出的要求是: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想象写下来,练习写简单的记叙文、读书笔记、日记。教师在教学生作文时,不要过分强调文体,可让学生自己选择,不管写成什么文体,能写好文章就行;更不要过分强调写作章法,不要要求学生在某一篇作文中必须用比喻等手法,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因为他们想出来的事物,写成文章不一定合乎写作章法,但内容、感受却是真真切切、感人至深的,我们不能因这篇文章的章法不合于要求而加以否定。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从心底里喜欢上作文。
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搜集写作素材的能力
只有通过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搜集写作素材,写出来的作文才会内容充实、才会有骨、有血、有肉。《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搜集写作素材的能力,引导学生积累各方面的素材,让生活为学生准备一个丰富、庞大的“素材库”。这样,学生在习作时便不会感到无话可说,自然会下笔千言,有感而发。
三、阅读与写作相互结合,让学生既能吸收、更能表达
阅读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料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写作是表达,是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大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的关系是吸收和表达的关系,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积累语言
阅读和写作是个互逆的过程,阅读是理解吸收,写作是理解表达。只有吸收得充分,表达才更加有力,因此,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基于这一认识,在阅读教学中,要依照大纲的要求,在阅读训练中对学生进行积累语言的指导。学生的语言库存量越丰富,思维的领域也就越广阔,说话或写作文时就有更大的空间、更具灵活性,可以随时作出恰当的选择,准确地调用词句,从而组合出生动、形象而又具有美感的语句来。
课堂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会语言积累的“主战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方面指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掌握积累语言的方法,指导多读多背,采用多种形式多读名篇课文,精彩的部分还要多品读,直到能背诵下来,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多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指导学生摘录词句,要求学生配备一本摘录本,指导学生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摘录到本子里,做到笔记、脑记相结合。指导学生读读写写,在讲读课文后的练习题中,列出几个需要掌握的词语,或几个精美的词句,并提出读读写写的要求。教师应安排时间让学生熟读、抄写,最好能默写下来。摘录在本子里的词句也要求多读熟记。
2、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练习作文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技巧。”因此,在阅读训练中要渗透作文练习指导。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从而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而不是孤立的。
3、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积累情感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中咱们可以领会到人家的经验,接触到人家的心情。”。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洋溢着真挚情感的文章,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去感悟这些情感,培养他们形成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指导学生对写好的文章反复修改,在修改中提高
人的正确认识不可能一次形成,而是需要多次反复才能比较正确或接近正确,学生的作文也一样。要坚持学生的一次作文多次修改,因为反复修改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认识和写作上的提高。指导学生反复修改时要注意他们文章中的语言表达,一篇文章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文字表达和语言描述是否严谨、流畅。通过指导学生对写好的作文反复修改,既有利于学生口语训练水平的提高,又有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加强,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在修改中提高。
五、恰当、正确的作文评价方式
当然,写好作文需要的不仅仅上述四个方面,还得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正确评价,恰当、正确的作文评价方式非常重要,通过多表扬,多激励的方式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使学生感到自信,向着积极的方向不断前进,同时也在学生当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总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而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激发学生作文兴趣,让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这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实践、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