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 张 英 杨 映 汪文春 孙宗艳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
张 英 杨 映 汪文春 孙宗艳
云南省永胜县光华乡中心小学
摘要: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在故事、生活、活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容易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教学情境 创设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开动脑筋、积极思维、亲自探索和主动研究获得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掌握数学知识。
一、情境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可以让学生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与背景中,亲身体验情境中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内容时,创设了三个小朋友到商店购物的活动情境,教师可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实际购物或模拟购物。如买1元笔记本时,使学生体会到“10角就是1元”,并通过数出10角的活动,抽象出“1元=10角”。同时,可让学生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认识并熟悉人民币,学会人民币的简单,感受人民币的实际价值,积累丰富的购物经验,为使用人民币做准备。
二、情境活动化
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教学中,把问题情境活动化,就是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活动,使学生在口说、手做、耳听、眼看、脑想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这有利于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于促进学生从动作思维向具体的形象思维过度也是十分有利的。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让学生一起搭积木,在游戏中感知物体是有不同形状的;再引导学生把其中一些物体进行分类,依次观察每类物体,然后分别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图形,初步认识这些形状;再让学生依次摸一摸,再次感知每类物体的主要特征,并在小组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每类物体的特点,形成不同物体形状的表象。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经历了观察分类——形成表象的过程,加深了对不同形状物体的认识。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思维欲望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生学习数学中启动思维的起点。传统教学的模式是师生一问一答,学生的思维被定势,缺乏主动思维。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创新思维也就孕育而生。如在教“认识整时、半时”时,教师在黑板上出示若干个钟表问:“你能根据所显示的时刻把他们分成两个家族吗?”这个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惑,疑是思之始,学生开始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在学生分出整时、半时后,教师再问:“你是怎样分的?”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思维的闸门被打开,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比较、概括总结,经过独立思索创造性地探究答案。
四、创设竞争情境,激发创新动机
在教学中,竞争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满足自我需求,得到成功体验的有效手段。在竞争中应让所有学生都觉得自己有一定的成功的可能性,减少挫败心理。在教学中,创设适当的竞争情境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索动机。如在一些数学游戏中,老师首先宣布游戏规则,然后设立激励手段。回答积极、思维灵活的同学获得智慧星;另辟途径,得到不同答案的获得创新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同学获得勇士星等等,让参与竞争的学生成为不同的星主。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满足学生的思维需求和表现欲望。
五、创设求异情境,培养创新思维
在小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适当的开放性题目,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探求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数学教学中,要根据数学内容、教学目标来选择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创设的教学情境要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灵活性和新颖性、直观性和实用性。创设情境是为了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学习和运用知识。教学中,可创设的教学情境很多,如游戏情境、谜语情境等等,但是不要为了情境而情境,本末倒置,占用大量教学时间。
六、创设信息情境,营造创新空间
现代教学论认为:构建“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基本教学模式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提供给学生具有开放性、现实性的信息,让学生根据教师所创设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时,开发思维获得知识。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的信息,智力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该赋予一种时代气息。比如在教学《吨的认识》时,学生当小小检查员解决问题后我告诉学生:现在的车祸大部分都是由于超载造成的。你想对超载的司机叔叔说什么?引起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思考。生活性是情境创数学教学情境的前提,可以使数学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轻松地接受新知识。同时,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效能主要是引趣、激疑和诱思。引导学生最终折服并受益于数学的理性思维。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点燃学生心中探索新知的火花,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