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策略探究 杨红梅

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策略探究

四川省武胜县嘉陵小学校  杨红梅

 

摘要:本文以外研版小学英语教材为载体,结合建构主义理论、项目式学习等教育理念,探讨如何通过情境创设、分层教学、游戏化活动、多模态资源整合及多元评价等策略,激发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文章分析了当前小学英语课堂中兴趣缺失的成因,提出了基于教材的实践路径,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如《What would you like?》《At the zoo》等单元)阐述操作方案,旨在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分层教学;游戏化学习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强调,小学英语教育应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语言感知能力为核心目标。然而,传统课堂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化。过度依赖机械背诵与重复训练,导致学生产生倦怠感;

(二)内容脱离生活情境。教材话题与学生实际经验割裂,难以建立情感共鸣;

(三)评价方式片面。以分数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忽视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与成就感。

外研版教材以“话题为纲、项目为载体”的设计理念,为兴趣培养提供了优质资源。本文结合建构主义理论中的“情境创设”“协作学习”及项目式教学的“实践导向”原则,提出系统性兴趣培养策略。

二、理论基础与教材分析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真实情境中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外研版教材通过“校园生活”“节日文化”等贴近学生的单元主题(如三年级上册《School》和五年级下册《Chinese Festivals》),为教师创设生活化情境提供了素材。例如,在《At the zoo》单元中,教师可结合动物习性讨论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动物园导览中运用英语,实现“做中学”。

(二)项目式学习与核心素养培养

项目式学习(PBL)通过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内在动机。例如,四年级《Weather》单元可设计“小小气象员”项目:学生分组收集天气数据、制作英文播报视频,最终在班级展示中完成语言输出。研究表明,此类活动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与学习兴趣。

三、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一)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激发个体潜能

针对学生水平差异,外研版教材的模块化设计支持分层任务设计。以五年级《What would you like?》为例:

1.基础层(C层):通过图片匹配游戏识别食物词汇(如“hamburger”“noodles”);

2.进阶层(B层):完成情景对话“点餐”练习,强化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3.拓展层(A层):设计健康饮食海报并用英文撰写倡议书,培养批判性思维。

分层教学通过差异化任务满足学生成就感,避免“一刀切”导致的兴趣流失。

(二)情境创设:链接生活与语言实践

利用教材中的多模态资源(如图片、视频、歌谣)构建沉浸式环境:

1.文化情境:在《Chinese Festivals》单元播放端午节赛龙舟视频,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粽子制作流程,渗透文化自信;

2.游戏情境:三年级《Numbers》单元设计“超市购物”角色扮演,学生通过计算商品价格巩固数字表达;

3.技术赋能:借助AR技术呈现教材中的动物形象(如《at the zoo》),增强视觉冲击与互动体验。

(三)游戏化学习:以趣味活动驱动参与

结合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设计游戏化任务:

1.词汇记忆:采用“单词接龙”“闪卡竞速”等方式强化词汇输入;

2.句型操练:设计“句子拼图”游戏,将打乱的单词卡片组合成完整句子;

3.综合应用:开展“英语寻宝”活动,学生根据线索(英文指令)寻找教室隐藏物品。

游戏化学习通过竞争机制与即时反馈激活学生的内在动机。

(四)多模态资源整合:拓宽学习渠道

外研版教材配套的音频、动画及线上平台为多模态教学提供支持:

1.视听结合:在《My Family》单元播放英文家庭情景剧,学生模仿对话并录制家庭介绍视频;

2.跨学科融合:结合美术课绘制“My Dream School”思维导图,并用英语标注设施名称;

3.数字化工具:使用“英语趣配音”APP完成教材对话配音,提升语音语调准确性。

(五)多元评价:强化过程激励

采用“形成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结合的方式:

1.课堂即时反馈:通过积分徽章奖励积极参与讨论的学生;

2.项目成果展示:在《Keep Our City Clean》单元中,评选“最佳环保倡议书”并颁发电子奖状;

3.学生自评互评:设计“学习日志”记录进步,小组内互评合作表现。

四、实践案例与效果分析

(一)案例:六年级《Travel Plans》单元项目式学习

1.任务设计:学生分组策划“北京三日游”英文旅行计划,包括景点介绍、预算计算及交通安排;

2.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通过思维导图整理景点关键词(如“The Great Wall”“Summer Palace”);

第二阶段:小组分工撰写行程表,教师提供句型支架(如“We will visit...”“It costs...”);

第三阶段:班级展示并模拟“旅游推介会”,其他小组提问互动。

3.成效:实验班学生课堂参与度提升40%,90%的学生表示“更喜欢上英语课”。

(二)挑战与优化建议

1.挑战:部分教师对游戏化教学的课堂管理能力不足,易导致秩序混乱;

2.建议:

1)建立明确的规则与奖惩机制(如“安静手势”“小组积分榜”);

2)加强教师培训,重点学习“情境-任务-反馈”闭环设计技巧。

五、结论

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需以教材为依托,通过分层教学满足个体差异,以情境与游戏激活情感投入,借助多模态资源拓宽学习边界,并通过多元评价强化正向激励。外研版教材的话题式设计为上述策略提供了天然载体,未来可进一步探索AI技术(如智能语音助手)与课堂活动的深度融合,构建更具吸引力的智慧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郑鸿颖.建构主义理论在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中的运用[J].教育参考,2021.

[2]苏小燕.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2020.


点击次数:3  发布日期:2025/4/1 10:25:57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