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教学策略的运用刘自昌
浅谈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教学策略的运用
刘自昌
(云南省永胜县三川镇梁官小学)
几何图形的知识点具有紧密的联系,其主要的内容包括简单的几何图形的认识、变换(平移、旋转、对称)、位置、方向、周长、面积、体积及坐标的初步认识。对此,基于几何图形这些性质,如何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觉、图形的设计与推理的能力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本文就个人的一些经验谈谈自己的做法和策略。
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实现生活中的几何图形特征、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描述生活空间并对几何图形进行有效的交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感受平移、变换、对称等现象,学习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一些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一些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知识。学生在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中,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表达与交流。同时,也要避免对周长、面积等繁杂的计算。总的说来,我认为,几何教学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一、选取生活中的素材,充分利用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特点
数学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所以我们可以把握住这个关键点,把本来枯燥的数学内容用学生常见的生活事务来展现,我相信这样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学生学习《长方形》一课中,我拿着卡纸制作的长方形纸片,问:“这是什么形状?””你还见过哪些长方形?”这时学生马上会说他们自己用的直尺,教室的黑板、门上的玻璃、课本的封面等等。从生活的角度直接而有效。又如,我在讲“圆的半径”的时,首先可以问学生这样的问题:“你们见过车轮吗?为什么车轮是圆形的而不是三角形或者是长方形呢?”其实在小学阶段学生所学习和认识的几何图形在我们生活中都有原型,甚至他还会在生活中发现对几何图形特征的运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这一特点巧妙地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使数学知识回归到生活中去,是学生更轻松的去认识图形。
二、多样的观察活动,真正地学习几何图形的特征
正是有了观察才帮助我们认识了外部世界。那么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只是就更加离不开观察活动,组织学生参与观察活动,带着思考去观察是学生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的主要方式。那么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观察就是很关键的了,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巧妙地处理和选择好提供给学生图形的方式。提供给学生的图形也可以是多样的,可以使标准的也可以是变式的,这样会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特征和掌握几何概念。当然在观察活动中,要对学生的观察提出细而明确的要求不能盲目的去观察,另外要求学生带着思考和疑问去观察,这样观察过程才能真正的起到作用。我在讲到《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我拿出圆柱体和圆锥模型让大家观察,问:“你仔细观察发现了什么?”大多数学生能说出发现这两个圆柱和圆锥式同底等高的。学生的观察得可真仔细啊。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自然一下子高涨起来。
三、简单的几何推理,真正的实现空间观念的发展
引导小学生进行几何推理是一个重要的教学还节。几何推理在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活动中:
第一:在观察中思考。例如:认识三角形,可以出示形状不同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大小不同的、方位不同的甚至颜色和用料不同的各种三角形,然后学生在观察中悟出:像这样的三条边围成的封闭图形叫三角形,与其他的因素都没有关系。
第二:在对比中判断。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从相似的图形中精确的辨别出图形的本质,印象更加清晰。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和四边形时就可以出示这样的图形来对比判断,最后总结出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概念和特征。
第三:在想象进行推理。有时多为学生创造想象的时间和空间,把绘画上的布白艺术利用到数学课堂上来。例如可以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学生就可以利用这样的时间,在这样设置的情境中,利用空间想象进行几何推理。
第四:在活动中思考。教学《有趣的七巧板》活动课时,老师先请学生选择七巧板中的两块,拼成一个正方形,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正方形,而且要把三角形中同样长的两条边(最长边)拼在一起。再让学生思考: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还能拼成什么图形?学生通过自主操作,找到了一种或几种答案,再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分享同伴的想法,互相学习、启发。最后老师趁热打铁地追问:“你能有次序地一下子拼出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吗?与你的小伙伴一起,想想有什么好办法?”学生们立刻行动起来,在尝试操作、小组讨论中,他们发现,只要按住1个三角形,让另一个三角形移动(平移或旋转)就行了。在合作交流中,学生真正加深了对图形变换的理解,学会了有序思考的方法,学生的空间观念也自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四、有效的实验操作,真正地经历数学演绎和论证的过程
学生的亲手操作实验是最有效果的,可以让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上协同参与,空间几何观念真正地形成和巩固。在实验的操作中,学生通过丰富的图形、符号来感知、操作、参与探究活动,初步的产生演绎和论证的演示。又如,在教学《体积》概念时,我把两个盛有水且相同大小的玻璃杯中放进两个大小不同的石头,让学生来观察水位的变化;当石块取出来之后,再来比较水多,学生生动而具体地认识到体积的含义和概念。当然,在实验的操作中,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摆、折、剪、制作、绘画、实地操作等实验活动来加以理解。
总之,几何图形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是息息相关的,我们的视野要拓宽到生活空间,重视现实世界中有关图形与空间的问题。通过自主的探索,逐步认识几何图形的知识。在此过程中,通过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等学习活动,真正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觉和图形的设计与推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