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祁小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城区第三小学校    祁小娇

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听,让学生看,更要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动手操作中去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知识。这样实施教学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且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使各种感官都参加活动。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根据学生好奇、爱动和求知欲强的特点,我在教学中注重直观教学,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例如,在教学“8的认识”,先通过具体事物引入“8”的概念。第一步引导学生观察主题画图,数一数有几个小朋友在跳舞;出示红花集合图,让学生数数有几朵;接着再引入8个小朋友,8朵红花。第二步,用计数器,使学生明确“7”的后面添上“1”是“8”,8在7的后面;第三步,出示直尺,让学生在尺子上找出“8”,再从1数到8。第四步,让学生拿出8根小棒,分成左右两边摆一摆,说说不同的摆法,然后填写8分成7和1;8分成6和2;8分成5和3;8分成4和4。这样学生不但对8的认识有了初步的抽象,而且经过对8的认识、数序的反复练习后,都能按老师的要求边摆小棒边练习,还能很好地口述操作结果。

二、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动手操作,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帮助理解掌握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丰富的情感体验可以把客观的“要我学”内化为主观上的“我要学”,很好地改变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局面。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给出三组角,每组三个角,三个角的和分别为180度,大于180度,小于180度,让学生按每组三个角的度数画出三角形。当学生顺利画出第一个三角形后,却怎么也画不出后面的两组三角形,这是我就提出“三个角的和为180度时能画出三角形吗?”“三个角的和大于180度和小于180度呢?能画出来吗?”最后让学生自己明白总结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结论。

又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先用现实生活中圆形的物体举例,使学生认识圆与其它平面图形的不同之处,至于怎样画圆,教师不用作示范,让学生自己想法设法大胆尝试:“你们会画出标准的圆形吗?看谁的方法最多最好?这样,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人人动手动脑、大胆探索,很快大部分学生都直到并学会用圆规及借助圆形物体画圆的方法。这时候,教师表扬他们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然后再进一步追问建圆形大花坛或大水池怎样画?通过进一步的激发,学生便争先恐后地动手探究。

三、动手操作,启迪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的理解、记忆需建立在学生的直观操作、动手实践上。所以,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操作活动,耐心引领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悟,从而揭示规律、掌握知识。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和自我探索获得的知识,才会根深蒂固地扎根在脑海中。因此,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手操作,通过直观认识形成表象,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

如: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时,我是这样做的:(1)用锐角三角形拼平行四边形,(2)用直角三角形拼平行四边形,(3)用钝角三角形拼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自己动手拼,然后让学生观察: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分别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在三次动手操作时,安排了三个层次的思维训练,层层推进。第一次,每次拼图后都要学生观察思考并说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分别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三次比较与说理,突出了它们的面积关系,强化了“一半”,为公式中为什么要“除以2”,打下了基础;第二层,在三次拼图后,要学生撇开具体的三种三角形与拼成的四边形,抽象出“任何三角形的面积都是平行四边面积的的一半”这就使学生的认知由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方向发展;第三层: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关系,要求学生自己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说出是如何推导的,公式中的“底X高”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除以2?通过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使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好的训练和培养。

四、动手操作,形成技能

动手操作是由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的实践操作过程,通过动手操作训练,让学生自觉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获取技能。如在进行“分数“教学时,我利用折纸的方法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在让学生理解二分之一的教学活动中,我事先发给学生一些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两份;再让大家想一想,有几种分法?平均分后每份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一个长方形有几个二分之一?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手操作,边想、边折、边剪,剪出各种不同形状,我选了有代表性的几种展示出来,让学生给你进行比较,证明分成的每一块都是这张纸的一半,这样学生就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在讲四分之三的意义时,我让学生把一张方形纸对折两次,然后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这样的动手操作不仅简单、方便,而且学生能轻松的理解并初步认识了分数的意义,同时在操作中形成了“均分”的技能。

总之, 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为学生学到数学知识而服务的,动手操作的运用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动手操作的运用还要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点击次数:11  发布日期:2024/9/29 13:59:33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