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学习小组建设 构建学生成长共同体 崔 婷
推进学习小组建设 构建学生成长共同体
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城关二中 崔 婷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学习小组这个小集体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实质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
关键词:推进 学习小组 构建 学生成长 共同体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学习小组这个小集体为基本形式,系统利
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学习小组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成为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学习小组不仅仅是学生间交流知识的平台,更成为了彼此情感交流、合作探究和共同成长的共同体。如何推进学习小组建设,构建起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成长共同体,是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学习小组建设的重要性
多年前,我们就在进行关于学习小组建设的实践,最初的原因是在乡镇学校工作时,一些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需要老师花费大量精力去辅导,一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总是要老师反复的督促完成作业,造成的结果是老师费时费力、顾此失彼,学生也感到被动参与、疲于应付,效果都不好。
“要想走的快,就一个人走;要想走的远,就结伴而行”,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加血实践中,我开始尝试在班上建立学习小组,想让学生全面参与自我学习管理,发挥互帮互助互促作用,以达到为教师减轻负担,让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后来,学校要求开展高效课堂教改实验,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成立学习小组,结合课改理念和一些具体要求,对自己开展学习小组活动的一些方法进行了改进。再后来,接触到现在流行的学习共同体的一些理念,感到自己做的小组建设实践与其有许多共同之处,比如说,学习共同体理论认为,这是“满足学习者的自尊和归属需要的重要途径”“需要学习者与辅导者进行交流,同时又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
这些正是我们在进行学习小组建设实践的一些想法和做法。通过学习小组建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更有动力、更有信心。
在城区学校工作后,我觉得在教学中加强学习小组建设更有必要:一是学校人数多、班额大,老师工作量很大,很难抽身去时刻关注因学习习惯不好、自律意识差或其他原因导致掉队的学生。二是早记科目多、时间长,学生的有效记忆力和注意力无法长时间保持,效果不是很好。三是课堂上老师在讲课时,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参与很少,学习效果不佳。
二、推进学习小组建设的策略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为要培养一批得力的组长。积极选拔和培养一批有责任心、有团队意识,有极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组长学习成绩要优秀,道德品质要好,能得到同学的认可和信服。组长很重要,但没有天生适合的,需要慢慢的培养,甚至需要一学期、一学年,先重点训练1-2名最优质的小组长,然后再去培养和带动其他人,定期组织组长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带组技巧分享,以优秀带优秀,通过传、帮、带去影响一批可以胜任组长的人。
小组长确定后,就要确定一个响亮的组名。组名可以根据班级的特色、学生的意愿确定,组名要让组员普遍认可,体现共同意愿。
响亮的组名确定下来,就要做好组员搭配。每个小组由4-5人组成,注意组员之间学习能力的搭配,做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要让质优学生有“对手”,薄弱学生有 “帮手”, 推动成员互助、合作研究。老师要及时指导小组长通过考问、讲评,帮助组员预习自学、归纳重点,达到帮助学友、共同提高的目的。
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每次考试完,我都会指导组长带领自己的组员做自我分析,寻找差距,同时制定个人小目标,明确被挑战者,写出最能励志的话语,激励自己前行。同时组内制定小组的共同目标,明确方向,激发动力。
我们还要不定时的表扬。老师要及时做好指导和点拨,给予学生各种奖励,特别是要求被帮扶学生有感恩意识,通过自己的行动去感恩组长的不离不弃,增强组员之间的合力,达到梯次进步、共同成长的目的。
最后,我们要评价反思,持续改进,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学习小组的合作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和合作模式。
三、构建学生成长共同体的途径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创建共享愿景。构建学生成长共同体的首要步骤是确立一个共享的愿景,让学生明白学习小组不只是为了完成学业任务,更是为了彼此的成长和发展。
我们要培养互信与尊重。在共同体内培养相互信任和尊重的文化至关重要。通过团队建设活动和正向反馈机制,增强成员间的信任感和归属感。
我们还要促进多元互动。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外进行多元化的互动,如跨学科项目、研究性学习等,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共同体的凝聚力。
最后,我们要引入社会连接。将社会资源引入学习共同体,例如邀请校友、家长或专家参与小组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和实践机会。
四、运用学习小组带来的收获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发挥学优生的带动辐射作用,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提升,学生整体的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学风更加浓厚。
我们要建立学生之间知识分享意识,懂得互相感恩,同学关系更加融洽。同时,老师的教学目标明确后,组员的困难组长先解决,组长解决不了的就是重点和难点,老师就要好好精讲,教学针对性更强,学习的效果更好。
我们要分解老师、班主任工作的压力,把一些常规性的工作交给学生去做,给老师腾出更大的空间去思考教学,做好研究。
总之,推进学习小组建设,构建学生成长共同体,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合作、互助、共成长的学习环境。通过这样的实践,我们不仅能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更能培养他们终身学习和共同生活的素养,为他们未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