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浅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 蔡 琴

浅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

蔡  琴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仁和镇中心小学

摘 要: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必须,也是为学生终生发展服务的要求,“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将精读与拓展相结合,将自助读与演讲相结合,将老师读与学生读相结合,多种阅读方式的融合荟萃为我们探索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新途径做出了尝试与创新。

关键词:精读自助式阅读共读

“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有效的课内外阅读衔接不仅深化了课堂教学改革,更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从而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如何致力于实现这一探索已经成了当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也是我们小学语文一线教师迫切进行研究的重要课题。现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浅谈一下自己的相关思考和感悟:

一、精读引领与拓展阅读相结合

如何从课内阅读中寻找与课外阅读的衔接点,引导学生运用课内养成的习惯和掌握的方法进行课外阅读运用呢?单元主题下的精读引领与拓展阅读课型相结合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我们可以在教材的每个单元中挑选一篇富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精讲精练,挖掘一个或多个语言文字训练点,然后围绕重点,大胆取舍,做到一课一得,“以例悟法”。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回顾总结教材的表达方法,并且在教师通读整个单元的教材和主题丛书的基础上,选择含有与课文相同或相近的语言文字训练点的材料进行有针对性,有目标性的阅读训练。

例如《鲸》一课教学,通过朗读教学,老师在引导学生感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基础上,重点学习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及好处,在这一语运点明确落实后,就可以让他们当堂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松鼠》、《蝙蝠的自述》等文章,并在文中找到运用相关说明方法的地方,以点拨、自主或交流的方式说说有哪些异同之处,通过这样的对比性学习,既能让学生深入理解了说明方法的作用,也可以比较直观地让他们感悟到说明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所以,两种课型相结合,通过精读课例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学习阅读方法,并把他们在本课学习的方法迁移拓展到语文主题丛书或者是语文课外读本以及其他课外读物的阅读中,不仅实现教材与课外读物双主题的融合,达到反三归一,巩固课上习得的方法,更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提高了他们的阅读效益,从而达到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毋庸置疑,自然也就扭转了目前语文课堂上普遍存在的高耗低效的尴尬局面。

二、自助式阅读与演讲相结合

自助式阅读也是课内外衔接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小学生而言,课内阅读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必须将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堂外。老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书目推荐,扩展学生的知识储量。

如在学习了《杨氏之子》一课后,学生对文言文体式有了一定的了解。老师可借助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热情向学生推荐《世说新语》的相关作品,如《何晏》《王戎》《咏雪》等,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在学习了《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后,可以推荐《童年》《在人间》等,让他们对高尔基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此外,还可开展“读书角”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拥有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读物定期放到“读书角”供其他学生借阅,而自己也可借阅其他学生的书籍,丰富阅读资源。让学生依照自身的兴趣爱好、理解的难易程度自行选择,自己规划的自助式阅读既避免了选择的盲目性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混乱,同时也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但是在阅读过程中老师要随时,随机地调研阅读效果,依据课内所学方法给予学生及时必要的课外阅读的指导。然后利用课内阅读时间定期开展读书会交流会,每半个月或每月进行一次读书交流会。组织学生说说自己在近段时间内对阅读方法的掌握情况及阅读感受等并向其他学生推荐自己认为有关联,有价值的书目。这样在了解学生阅读情况的同时,又获得其他学生的推荐书目的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课内外阅读结构的不断优化。

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阅读心得演讲,要求每个学生上台讲述自己的课内外阅读感悟,由全班学生进行投票选出最佳演讲者并给予该学生适当的奖励。通过这些活动方式,我们可以可有效地将课内所学方法贯穿运用到课外阅读中,既让学生习得其法,又帮助他们提高阅读的兴趣和质量。同时,在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时,我们也可发现问题,寻找原因,总结经验,及时地调整策略。

三、老师阅读与学生阅读相结合

根据课内阅读中发现阅读的内容,教师在课内进行适当适度的课内阅读指导后,师生共读一本书。在阅读过程中老师随时与学生交流阅读收获,了解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根据反馈信息,进一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也可以在课堂上畅谈阅读收获,谈感受,谈方法,谈打算,谈对课内文本的再度理解。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课外阅读开阔了课内阅读的视野,延伸了课堂教学的长度,拓宽了课堂教学的广度,而课内阅读为课外阅读提供方法和习惯上的指导,这两者相互促进,和谐发展,为学生的阅读能力奠基,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让学生的生命因阅读而充实,因阅读而精彩!

点击次数:5  发布日期:2025/4/24 16:19: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