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方洪
语文课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方 洪
(贵州省兴仁市第二小学)
“人类没有想象,如同鸟儿失去了翅膀”这一名话说时轻松,实践起来却不容易。有时我们在很多地方无情的扼杀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致使学生的思维僵化、呆板,无新鲜活力。新课程标准鲜明的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无疑给沉闷的语文课堂注人了一股清凤,直吹人了学生的心田,于是学生终于拥有了一片想象的天空。
这学期我教的这个班的学生十分活跃,上课的时候,个个争着发言。一次课间,我在黑板上随意画了个圈儿,一个学生看见了,说:“看,老师在画汽球呢!”“不,老师画的是飞碟发出的光圈。”另一个学生打断了他的话。我很开心,就问道:“你们想想,这还像什么?”在我的启发下,他何一个个眨巴着眼睛,有的说:“它像刚吹好的泡泡糖。”有的说:“它像赵薇的眼睛,还会眨呢。”··…·听了同学们的话我很高兴,无论面对什么样情意,他们立刻就能展开无穷无尽的想象。孩子的想象力对于他们的学习是非常有用的,它不仅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也会使一节很平常的课增加许多乐趣。因此,在各种教学活动中,我们都要留给学生一片想象的天空,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天空中飞翔。
一、在朗读课文时留给学生一片想象的天空
传统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堂朗读少,老师范读的多。因此,学生就很难理解文章,不能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感情,就不可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感受?学生没经过自主探究,他们即使可以模仿老师,读得芦猜并茂,但他们真正理解了多少呢?充其量只是学到了一点“形”而已,真正的“神”却领悟不出。
针对这些,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读书要做到三步:首先要求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第二步则是读出情感;第三则要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样层层深人引导学生读书,实现了师、生与文本,与作者心灵交流,这样读出来的声音才不会空洞无物,矫揉造作。特别是后两个层次,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可以尽情发挥想象,用“内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绘的世界,用“内在的耳”去倾听作者的心声……在这个无形无声的世界里,每个人的看法可能不同,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干个哈姆雷特”但每个人的看法却又郁是深速的,有鲜活生命力的,因为这不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而是植根于自己内心深处的。在真切感受基础上的朗读,或如小溪流水,叮叮咚咚;或如激流奔泻,汹涌澎湃;或如置身桃园,鸟语花香,于人于己,谁能说这不是一种真正的享受呢?
二、在识文分析时留给学生一片想象的天空
举一个大家都熟悉的案例:
老师:弯弯的月亮象什么?
学生:象豆角。
老师:不对,弯弯的月亮象小船! 。
孩子委屈,回家问奶奶(奶奶曾经是教师)
孩子:奶奶,我说弯弯的月亮象豆角,老师说不能象豆角,要象小船。我看就是象豆角吗。
奶奶:不对,我教了几十年的书了,就是象月亮,不能象豆角。你老师说的是对的,一定要记住了,不能象豆角。
若干午后,这个孩子当了老师。
老师(原来的孩子):同学们,弯弯的月亮象什么?
生⒈象香蕉
生2:∶象豆角
老师:对,大家说的都非常好,大家为你们鼓掌!
现在的孩子是幸福的,因为这个认为弯弯的月亮象豆角的老师,没有限制孩子们的思维。
看这个案例,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觉得可笑,但是,这种现象不就是没有给学生留下想象的余地典型代表吗?以前,往往是老师在备课时已经精心设计出种种问题,并且制订出标准答案,然后再一步步引导学生往事先设计好的圈里跳。试想:在如此束缚之下,哪个学生还敢说?哪个学生还敢想象?长此以往,学生就被培养成为一个个的只会制造标准答案,而没有自己思考的木偶。
三、拓展学生见识,让学生挥洒富有个性的想象
在一节语文课上老师给同学们提出了问题“雪化了以后是什么?”一位同学站起来富有诗意地回答:“雪化了以后是春天!”没想到老师一本正经地说:“错了。正确的答案应该是——雪化了以后是水。”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位语文老师竟用了物理学的答案来解释文学上的问题,张冠非要李戴,自然要出现令人遗憾的结局。
雪化了以后是什么?答案应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体验,学生的理解。对乡村学生来说,雪化了以后可能是松软的土地、泥泞的道路,可能是绿油油的麦田、忙碌的春耕;对城市学生来说,雪化了以后可能是油亮的油马路、穿梭的车辆,可能是公园里青翠的草坪 、彩色的碰碰车;对北方的学生来说,雪化了以后可能是欢乐的笑声;对南方的学生来说,雪化了以后可能是伤心的眼泪、、、、、、只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才能拓展与丰富学生自己的见识,才能挥洒出富有灵性的语言,富有个性的想象。
由此可见;想象也能让没有课件的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展现出千姿百态的语文课堂;能让孩子们更好地展现自己心灵深处的图画,只要我们去发掘、去引导,就能让课堂变成一个快乐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