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习作的“盖头”来 朱倩芸
掀起习作的“盖头”来
朱倩芸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思旺镇思旺中心小学)
当前习作教学“高投入、低出产”,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教师在习作的指导上尤为重要,要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首先要使学生摆脱怕作文的恐惧心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利用优秀的作品进行有目的的练笔,教给学生习作的方法,还要指导学生多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广泛阅读,丰富语言,达到厚积薄发的目的,进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语文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如果用这句话来形容习作教学之难,也是恰如其分。习作教学对于一线语文教师来说,难;提笔写作,对于读书的学生来说,特别是小学生来说,更难。习作教学“高投入,低出产”的这种现状促使我们不得不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拨开云雾,掀起习作的“盖头”来。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怎样教才能提高习作教学的课堂效率,现在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这是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所说的。要学生不怕写作,首先就要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学生习作最大的难题莫过于“没东西可写”,语文教师必须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解决这个难题,为学生创设写作的情境。通常在写作之前就布置学生观察某一特定的景物,或者某一个熟悉的人,或者参加某一项活动。这样一来,学生就有话可说了。比如:在要求学生写一个熟悉的人的作文之前,出示道谜题让学生猜一猜《水浒传》人物的名号。“大汉面如黑锅,浑似煞星,抡两把板斧,砍将过来。”(“黑旋风”李逵),然后让学生抓住身边熟悉的一个人的最显著的外貌、语言、动作的特点动笔习作。学生在这个特定的情境中,习作的兴趣得到激发,写作时,就有话可写了。
2、寓教于乐,培养兴趣
小学生都有活泼、好动、喜欢玩的天性。如果能利用这一特点,在习作课上将习作教学和有趣的表演结合起来,那么学生的兴趣自然很高。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深入体会到每个角色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同时通过扮演角色体会情境,可淡化教师说教、讲授,突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也可减轻学生知识技能训练的负担。学生话闸子一开,习作的内容就变得丰富多了,就不愁内容不充实了。这不正是寓教于乐,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习作的兴趣吗?
二、教给学生写作方法
要想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单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远远不够,还要教给学生习作的方法,掌握了方法,就等于交给学生习作的一根魔法棒,让学生可以自由挥洒手中的笔,写出语言优美、感情丰富的习作来。
1、利用课文,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筛选的优秀作品,其思维性、艺术性堪称典范。教师在讲读课文时,把每一篇都当作范例,从读和写的角度剖析,讲清写什么,如何写的问题。讲完一课,便可抓住单元训练的重点,根据课文特点,指导学生写开头、结尾,写几句话,片段,或全篇,把读书和习作统一起来,让学生有迹可循,有法可依。如教学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八单元课文《月光曲》后,让学生仿照课文第九自然段的写实与联想相结合的方法写一写自己听了某一首音乐之后的感受,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学到了习作的方法,解决了怎样写的问题。让学生以课文做样板,利用课文材料练笔,兴趣高,思路广,有益于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从怕作文渐变为“乐作文”。
2、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如果说书是一本有字的教材,那么大自然和生活就是一本无字的教科书。“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教师应鼓励学生到郊外去走走,让他们嗅闻花的芳香,聆听鸟的鸣叫,欣赏蜂蝶的舞姿,感受季节的变换,寓习作教学于乐中,在玩乐中积累习作素材。在习作时才能有话可写,有事可叙,有感而发。
3、阅读智者,丰富语言
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的情感与写作的情感充分交融,引起共鸣。优秀文学作品对学生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要让学生走进书籍,在阅读中感受人生百态,喜怒哀乐,爱恨嗔痴。同时,养成阅读的习惯,并终生与之相伴。在阅读中,少不了教师的指点和引导。例如,从《匆匆》中感受时光的易逝,体味作者珍惜时光、不虚掷青春的崇高情怀,享受散文的清新明丽;从童话故事中感受真善美和美妙的想象;从寓言中收获乐趣和点点滴滴的智慧……当学生脑海中积淀了丰富的语言,丰富的情感,有了厚积,必定能在写作时“薄发”。
总之,教师只有在尊重学生主体的作用下,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通过教师正确的指导、启发,不断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教给学生习作的方法,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加强阅读,积累语言,才能使作文教学质量得到提升,使学生的语言能力、表达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教师会教了,学生自然就能在习作中的得心应手,这样,习作的春天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