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常渤
浅谈小学数学课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四川省阆中师范附属实验小学校 常 渤
摘 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种。学生在认知活动中不会没有疑惑,没有问题。但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接受,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状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课堂呼唤人的主体精神,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现代教育的新思想。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进行提问,并通过培养学生提问能力从而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是摆在我们所有新时代教师面前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提问能力 敢问 想问 常问 会问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数学课程标准》把“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列为解决问题的具体目标。可见问题在教学中的重要性,问题不仅是数学的灵魂,还是思维意识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提出问题无疑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一种重要能力。
然而多年的教学实践,观察、分析得出,小学生提问题的状况是:一是不敢提,一些学生存在心理障碍,就是有了问题,也不愿意向老师提出。二是不想提,相当部分的学生没有问题意识,课堂上完全是被动学习,他们只满足于听懂老师的讲课,把自己当作知识的接收机。三是不会提,有些学生很想向老师提出问题,但却发现不了问题,也不知道怎么向老师提出。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以下是我结合教学实践的几点初浅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问”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不敢提问,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学生没有问题可问吗?那也不尽然。学生天性好奇,心中有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可就是不敢提出来。分析其中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学生自身有着许多的心理顾虑,如“我的问题提出来如果是其他同学已经知道的,同学们会不会笑我;提出的问题如果不符合老师的意图,老师会批评吗?”等等。如此前后一想,学生的问题就闷在了心里,不敢提出来;教学中,教师通常对学生的发问,有“二怕”:一怕打乱自己的教学思路,二怕拖了教师的教学时间,导致不敢激励学生提问。因此,教师要致力于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敢于发问。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进一步明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要彻底摒弃教师“一言堂、满堂罐”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具有民主气氛和探索氛围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敢想敢问,让问题走进课堂。
其次,需要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哪怕只是对问题思考有一点点闪光的影子,也要及时捕捉给予肯定,表扬鼓励;即使提出问题没有价值,甚至错误的,也不能批评,而要肯定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创造潜能。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有位学生问“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呢?”有一个学生讥笑他,我请那位讥笑他的学生讲给大家听,结果他对此问题的认识也模糊不清。于是我及时表扬了那位大胆提出问题的男生,消除了学生的心理顾虑,大大激发了学生提问的兴趣。我再组织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经过讨论,弄懂其缘由。我想:只要教师善于营造“民主氛围”,我们的学生才会敢于提出问题,这是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第一步。
二、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
我们可以通过创设一些趣味性的情境,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根据学生生理、心理、思维等特点,为他们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他们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事入手,采用猜谜、讲故事、辩论、竞赛等形式创设生动活泼、趣味四溢的问题情境,使之产生疑问,激发探索欲望,引导发问,提高提问能力。
当然,我们也可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问。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数学问题,如果我们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适当创设“生活情境”,用于教学中的引入、新课或练习的各个阶段,强化数学教学的生活性,注重实践第—,对于学生良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发现数学问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积极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学生“常问”
如果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都能意识到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努力让“问题意识”培养成为教学中的常规,那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就会逐步得到强化。在我的常规教学中,我很注重培养学生的提问的能力,我的做法:
1、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每节课,我都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这些问题怎样来?我在课前预习时要求每个同学都要提出2~4个自己认为很重要的问题。
2、课中确定有价值的问题: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问题有深有浅,也有很多学生问题相交。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分组交流各自的问题,确定重要的,有价值的问题,课堂教学就围绕学生的问题进行。
3、带着问题走出课堂:随着课堂的逐步深入,学生课前、课中提出的问题,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解决。是不是就没有问题了呢?课堂的学习应该说解决了一些比较“常规的问题”。其实文本中还蕴涵着很多更深层次的问题。如果教师不带领学生一起去挖掘,这些问题就得不到发现,学生的问题探究就不会深入。如我在教“三角形的认识”时,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长分别是10㎝、5㎝和4㎝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我把这一问题诱导学生在课后解决。第二天,许多学生竟找来初中课本研究讨论起来……课堂不是教育的唯一场所,如果我们能善于把问题引向课外,那么课外知识就会成为学生“问”的源泉。
总之,培养学生提问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培养出新型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