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任贵才
浅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任贵才
(云南省永胜县三川镇清河小学)
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数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两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当关注教学目标的准确集中,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文化生活的整体渗透、教学方法的适当有效等要素。目标是否准确,除了看数学问题蕴含的知识点外,还要看学生现有知识状态和学习需要,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看,准确的目标有利于实现教育预期;从学生的角度看,只有恰当的、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历程才是有效的。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有效的进行教学?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联系实际,唤起兴趣,使情境有效
数学来源于生活,可以有意识地把一些生活素材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看得见,听得见,摸得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因此,情景教学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教师若能善于将文本资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整合,创设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他们的思维就会活跃,思路就会开阔,学习起来就会自然轻松而愉快。例如在教学“圆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看生活中汽车行使的动画,随机提问:为什么汽车轮子是圆形的?究竟圆形有什么特点?如果改用其他图形会怎样?当学生的兴趣产生时,在用课件演示小动物们乘坐各种轮子行进时的状态,让整个课堂呈现出妙趣横生的画面,这画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圆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创设出这样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情景,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的理念,使整个课堂的教学有效进行。
二、质疑激趣,提问的有效性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打开思维的大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把金钥匙。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每一堂课,教师都会提出大量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但纵观许多课堂教学,其中的好多问题的提出是毫无价值的,没有思维的含金量,学生要么不知道如何回答,要么回答与教师自己预设的过程和结果相互背离,要么提不起学生回答的兴致,学生的思维没有了碰撞,就说不上提升,更不用说发展了。这样的提问致使教学无效,自然就会看到教师提出问题后出现冷场的现象了。如笔者曾听过一位教师执教“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教学,当教师上至课堂教学结尾时,教师设计了一个“开心密码猜猜看”的环节,教师让学生说来说去都始终没出现教师想要的那个答案出,试想,难道这真的是全班学生的水平有问题吗?问题就出在教师的提问缺少有效性,教师提出的“你觉得你猜中的可能性是多少?”这个问题,很容易让人误解为是估计自己猜中的可能性,于是学生的回答就会很难出现教师预设的答案,最终导致这堂课的失败。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在自己备课时就应该反复推敲,考虑确定这些问题是否与本节课的内容相关,学生是否能够回答,是否会引起歧意,对学生的思维有没有提升,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每一个问题都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服务于教学。
三、在活动中体验愉悦,使活动有效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学,而数学活动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活动,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他们创建一个宽松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每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如对一年级学生可组织学生讲故事、做数学游戏等;对五六年级学生可组织学生对数的认识等活动,在“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中,教师可设计编儿歌活动……总之,有效的学习活动首先要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达到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
四、让学生享受成功,教师评价的有效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成功,便能体验到成功带来的愉悦。教师此时要及时、适度地给学生一个恰如其分的生动评价。这样的评价既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能通过评价所提供的信息反馈,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在课堂中,教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会给学生传递一定的信息;批评,赞赏,认可,否定,为此,教师要学会多角度地评价学生,寻找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他们的潜能,一句赞赏,一句鼓励,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当然,教师评价的有效性不但要注意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要多提倡学生自评和互评;更要注意激励性评价的“度”。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更应走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前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好每堂课,让每堂课的教学都有效,让有效的教学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