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焦文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焦文敏
(云南省永胜县三川镇中心小学)
小学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根据深化教育改革及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我校的课题研究,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创新的意识,培养创造性学习行为习惯,作了初步探索。
创造性学习的习惯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不拘泥,不守旧,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另辟溪径的创造性学习习惯,并将这些自觉、反复、坚持而形成的学习习惯,转化成与需要相联系的自动化学习行为习惯。
一、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习惯
教育学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质疑问难是创造的种子,是创新的开始。而好奇,质疑正好是儿童的天性。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在学生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后,让他们用长方形纸折出它的二分之一,出现了四种基本的折法后问:“想一想、还有不同的折法吗?”过了一会儿,有一名学生站起来说:“刚才这几种折法的折痕都经过了长方形的中心这一点,经过这一点是不是都能把它平均分呢?”我暗自为这位学生高兴,能提出这么好的问题。然后,让同学们按他的方法试一试,结论正好和他提出的一样,可见教师给学生一个质疑的机会是多么重要啊!既保护了学生大胆猜想的学习积极性,又教给学生探究新知的方法,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得到了保护,并逐步培养了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
二、培养学生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
实践是创新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不仅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推导,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教学“简单的数据整理”这课,为了使学生了解自己所收集母亲生日数据的意义,通过设计给妈妈庆祝生日的情境,从而让学生认识了代表各月份母亲生日人数的统计图。既让学生初步了解怎样搜集、整理、解释各种图表数据,又进行了与长辈沟通的情感教育。又如:教学完常用的“计量单位”这一课后,布置实践课题:调查了解哪些商品的重量是一千克;一封平信不超过( )克; 乘火车每个成年人可以免费带行李( )千克;解放牌卡车载重量( )吨;使学生真切的感知1千克到底有多重,并培养了学生社会调查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感受、体验数学的习惯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根据教材要求,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又蕴涵数学问题的实践活动是创新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如:教学“我长高了”这节活动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米,并初步学会了用厘米和米测量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感受,并结合活动去体验长度单位,同时渗透一些统计的初步知识而设计的。
感受长度单位的活动,我选了测量一步的长度;手臂伸开的长度及身高;测量课桌椅的高度,桌面的长和宽,教室门、窗的宽度,黑板的长度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再次体验常见的长度,逐步建立起长度单位的正确概念,而且还可以了解一些有关的常识。如:这个年龄段的同学身高大约是多少?如何掌握测量方法等,并切实感受、体验、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实际应用,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事物。同时在活动中通过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
四、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这是进行创新活动所必须的形式。
对数学而言,题目答案可以是唯一的,而解题途径却不一定是唯一的。课堂上有了一种解法后,还要求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从不同的侧面来探讨和否定已有的答案,使学生善于打破思维的定势,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如:教学64+25这道口算题时,我没有按教材上的模式去教,而是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去发现、创新,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主动参与,获取新知。出示这道题问:请你想一想,口算这题时,你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时学生的思维一下活跃了起来,好表现的心理特点也充分表露出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大家纷纷举手发言,总结有如下解法:
1、60+20=80 4+5=9 80+9=89;
2、64+5=69 69+20=89;
3、25+60=85 85+4=89;
4、64+20=84 84+5=89;
5、25+4=29 29+60=89;
6、60+25=85
85+4=89等等,没想到一道口算题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有这么多种不同的算法。我立即对他们进行了表扬,并说明采用你所喜欢的任意一种方法。使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促使“创新”思维的种子在儿童的心田中萌发。
教材中一些看似一般的题目,都可以是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素材。只要充分运用教材,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向40分钟要质量,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如:解答“有一块长200厘米,宽100厘米的三合板,把它们分成10快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每块的长是50厘米,宽是多少?解题时,我先让学生在图中画出十份来。学生按一般的思维方法是先求出:这块三合板的总面积,再求出每块长方形的面积,最后求出宽是多少?列式是:200×100÷10÷50=40(厘米),当学生做完时,我要求他们换一种思路解答,借助图形理解题意,有的学生很快就从图中理解了,把长200厘米平均分成5份,每份长是40厘米,列式200÷5=40(厘米),求出的就是宽。通过交流,学生们开拓了思维。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这些课堂实例表明:培养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的习惯,能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为学生思维的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意识的主阵地,只要我们树立现代教学观,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习惯培养,持之以恒,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提高,切实地实施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