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游戏化教学在农村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应用刘多锐

游戏化教学在农村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应用

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南湖街道实验幼儿园  刘多锐

 

摘要:游戏是儿童生存的一种状态,也是儿童最有效和最主要的学习方式。本文的研究以农村幼儿园小班为对象,采用了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对如何将游戏化教学模式真正的落实到农村幼儿园小班教学实践中去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幼儿园小班教学的有效性,为幼儿的成长保驾护航,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 幼儿园 音乐活动 运用

在农村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中融入游戏教学,让幼儿快乐的音乐游戏中受到教育。幼儿的音乐活动是多形式的,运用游戏这一教学手段,往往会取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那么,如何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音乐游戏呢我将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同仁交流。

一、利用游戏化教学让幼儿体验到快乐

在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只有给幼儿创造一种宽松、民主、自由的气氛,才能让他们能自由思索、大胆想像、主动实践才能萌发幼儿的创造力。如:小班音乐游戏《猪八戒吃西瓜》通过“吃西瓜”模仿逼真动作和理解3/4拍节奏,让幼儿充分满足了“猪八戒怎样吃西瓜”的好奇心,创编了猪八戒吃西瓜的各种夸张而富有孩子气的动作与表情。再例如:音乐游戏《小花猫和小老鼠》由幼儿扮演小猫和小老鼠。音乐起伏和环境的渲染,幼儿被歌曲中小老鼠那种偷吃和贼头贼脑的动作及遇到小小猫是那种惊慌,恐惧的游戏情节所吸引,在老师的鼓励下,纷纷参与到游戏角色的扮演中。随着音乐的变化自由地创编各种动作和表情,使幼儿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还有大班音乐活动《捏面人》,等到孩子们学会了歌曲,掌握了节奏、旋律后让孩子们进行大胆的创编,开展游戏,他们感到很开心,体验到了游戏的快乐。

二、将游戏来进行教学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中,选择好的游戏来进行教学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指导幼儿欣赏音乐作品之前,必须对作品的选择下一番工夫。如《狮王进行曲》表现的内容丰富、形象鲜明、故事化的情节内容使幼儿对它情有独钟;还有中班音乐游戏《小兔和狼》,形象鲜明、生动,是幼儿所喜欢的,它的游戏性也较强,让幼儿听音乐表演游戏,不要被大灰狼捉住;还有一次我组织幼儿欣赏《小兔乖乖》作品时,设计小兔、兔妈妈、大灰狼等动物角色,结合各种肢体动作由浅入深地进行音乐表演,在音乐表演中巩固理解音乐作品。

有时作品的选择还得多注意观察幼儿,了解他们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再从他们的兴趣入手来选择适合幼儿欣赏的作品。如在观察中发现幼儿对各种动物都有极大的兴趣,我就组织他们欣赏《动物狂欢节》,它以三段各具特色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威风凛凛的狮王、笨重有趣的大象以及轻巧的小鱼,深深地吸引并感染了幼儿。

三、在农村音乐活动中运用游戏化教学的方法

幼儿音乐教育应该是生动活泼及快乐的音乐活动,这个活动具有游戏的玩耍性,才符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农村音乐活动中运用游戏化教学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一)用游戏再现歌曲中反映的情景

《我的好妈妈》这首歌曲,可用游戏的方法,有角色、有场景的再现歌曲中反映的情景,使幼儿掌握音乐教学中所要掌握的知识,以达到课程内容的游戏化;在《娃娃家》歌曲中通过创设家的场景,让幼儿每人抱一个布娃娃,边操作边学唱歌曲,使幼儿在身临其境中理解和熟悉歌曲内容,体验快乐的情感;还有歌曲“钓鱼”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幼儿拿着平时区域内提供的钓鱼竿,让幼儿变成钓鱼翁,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唱歌曲;小班歌曲《看朋友》中,教师可根据内容,利用教室里娃娃家的场景设置成几个幼儿的家,让幼儿在《看朋友》的优美旋律中,背着包乘上汽车去看朋友,在感受旋律的基础上,模仿教师按喇叭声,来训练歌曲中蕴含的节奏,然后在去朋友家看朋友的情境中自然的学习歌曲。幼儿既是在情境中做游戏,又非常主动积极,自然而然的学会了歌曲。在其他歌曲的教学中,教师也要灵活的,有针对性的创设情境,开展有效教学。 

(二)采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游戏

教师要采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法,让幼儿在多种形式的游戏化教学中,快乐地感受和感知音乐,自觉自愿地参与到教学游戏中。如大班音乐《蝶恋花》中我采用了不同的形式让幼儿分段欣赏、熟悉了歌曲旋律,有听音乐画图谱、看图谱表演,根据音乐扮演角色进行游戏等;在教幼儿唱歌时,应采用让幼儿点头或拍手为歌曲打拍子的方法,来让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如在教《找朋友》这首歌时,在幼儿学会了歌曲后,引导幼儿一边唱一边拍手,这样即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为课堂增加了活跃气氛;在学唱的过程中,如歌曲《拉拉勾》中,教师会截取歌曲中的间奏将其写成节奏谱,来让幼儿熟悉节奏谱,并尝试按节奏谱来拍打节奏,并在完整演唱时在唱到间奏时加入节奏--拍打出节奏;《拍手歌》是一首欢快、活泼、有节奏变化的律动曲,在教学这首歌时,用拍手、跺脚、拍肩、点头等动作,编成律动教给幼儿,根据节奏不同、强弱不同进行练习。幼儿通过四肢活动,拍打出比较动听的节奏来,这样幼儿对这首歌不但学得快、记得牢,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在每次活动开始时,都会以拍手歌来先让幼儿进行律动。

(三)采用能开发幼儿智力的游戏

兴趣是幼儿学习知识、开发智力的动力,能促进幼儿创造性地学习。幼儿的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活动中培养的,要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首先要发现幼儿的兴趣,并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幼儿的兴趣。例如,幼儿听到节奏明快、优美、活泼的歌曲时,就会手舞足蹈,因此,要及时发现和引导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多接触音乐,并将音乐渗透在幼儿每日的生活当中。

总之,音乐游戏是音乐指导下的游戏,它把音乐和动作合在一起,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唱歌、舞蹈和欣赏音乐。这是一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音乐教学形式。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游戏是幼儿创造力萌发的催化剂,是促进幼儿创造力发挥的有效途径,全面提高幼儿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淑琴.幼儿游戏化音乐教育[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

[2] 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设计[M].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


点击次数:26  发布日期:2021/6/11 8:47:4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