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杜若兰
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杜若兰
(云南省永胜县永北镇兴营小学)
在平时的数学课堂中,教师枯燥乏味地讲解,学生机械重复地做题,呆板的教法沉闷的课堂气氛,学生昏昏欲睡,思维呆滞,课堂无欢声笑语。面对这样的课堂,不少教师尚未掌握必要的技能,因而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思维的发展。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怎样才能让数学课堂活起来,使课堂呈现出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我认为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师生情感沟通,实现教学民主,学生才会积极参与,敢于质疑,主动探索。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学生才会喜欢上数学课,数学课堂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 “情感”为教学开道,构建师生平等的情感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才会乐于学习。作为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其次,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学生施教,不偏爱一部分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多关心。学生在这样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积极主动的交流互动,课堂气氛会不活跃吗?
二、有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要使数学课堂“活”起来,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方法“活”起来,因此,我们应该适时科学地用好以下教学方法:
1.讲授。对一些数学的问题、概念,教师不仅要讲,还要讲深、讲透,需要学生自己去感悟或操作理解的才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教师在讲授时应注意:讲授的内容少而精,适时启发点拨;讲授时要有情感,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
2.运用直观教具。人的思维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带有明显的具体性、形象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坚持直观形象这一原则,即用具体、形象、生动的事物充分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让他们有充分的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说一说的机会,以丰富深化感知。
3.提问。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彩的提问使课堂生机勃勃,使其既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探究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实现上述目的,课堂提问目的要明确,形式要新颖灵活,要有趣味性,层次清楚,符合小学生思维的形式与规律。
4.活动。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激活课堂教学形式,引导他们不仅动眼、动耳、动口、动脑,还要动手。如适时让学生做实验或做游戏等。
5.多媒体课件。在数学课堂中,应用多媒体课件,能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充分发挥各自的教学功能。
6.合作学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交流探讨知识,然后各个小组派出代表阐述本组的方法和结果,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作出评价,老师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学习动力。
三、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活跃数学教学的课堂气氛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脑又动手。我们可以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达到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们在乐中学好数学知识。
四、灵活运用评价标准,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
数学教学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评价是联系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思维情感的重要纽带,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活动,影响着课堂气氛。因此教师要牢牢把握评价促发展的本质,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学生的数学基础各有差异,课堂上如果我们教师只用“一把尺”去衡量所有学生的话,那么基础好的学生用不着怎样思考就能回答问题,他们就会变得浮躁起来;中等生可以达到老师的基本要求,但却得不到更好地发展;学困生却因总是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而对课堂产生了厌抑之心。这样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也显得索然无味,死气沉沉。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灵活用好分层评价、学生参与评价、延迟评价等评价手段,使全班学生在整节数学课中都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
分层评价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去寻找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从不同角度对学生作出不同层次的评价。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知识结构、智力因素、思维发展等方面存在着重大差异。针对这种情况,运用分层评价,让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在课堂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对上课产生兴趣。所谓延迟评价,是相对传统的即时评价而言,即学生发表了一两个见解后,教师不急于作出“对”或“不对”的评判。教师把握好评价时间的度,合理推迟评价。让更多学生拥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使之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就问题展开自由讨论,互相取长补短,形成正确的观点,这时教师再评价,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这样就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中来,使课堂更活跃。
总之,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转换教师的角色地位,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科学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评价手段,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就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煽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养成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能力,开发其智能,达到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