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语文课堂活力文家齐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语文课堂活力

文家齐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三川镇梁官小学)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创设有效学习情境,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必须更新语文教学的理念,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和广阔的学习时空,激励学生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使语文课堂开放而充满活力。这既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那么,如何使小学语文课堂变得开放而富有活力?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下自觉、自动、富有个性的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是提高语文学习成绩的关键。

如讲《卢沟桥烽火》,这篇课文反映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卢沟桥事变,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教材。教师以课文载体,在语文教学中给予充分的朗读、想像、表达的空间,激发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个体人文交流,摒弃了以教师分析替代学生交流合作的“串讲”,不把教师的意志强加给学生,泯灭他们的童真,而是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获得感受和体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二、优化教育教学方式,训练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为指导。所以,自学意识、能力及习惯是自主学习的必然要求,但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通过后天培养形成的。学校教育及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指导并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逐渐养成自学的习惯。从学生学习英语课程伊始,教师就应对学生从学法上进行指导,?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渗透法和示范法培养他们学习的策略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全面、有效的服务。从这一角度来讲,教法应该牵引并体现学法,教学应转变为导学,但教法不完全等同于学法。

如教学《永久的悔》一课时,我在课前审题时引导学生质疑:永久的悔,悔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成为作者永久的悔?用“永久”修饰“悔”,有何用意?通读全文后紧接着质疑:假如时光倒流,作者会怎样做?如果是你,你又会如何?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这样,由浅入深的引导,由易到难的设障,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进问题的氛围中,使学生能够逐渐悟出问的规律,找到问的途径。教师创设的这种问题情境,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起到了“促情、激趣”的作用,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但能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真正做到“授之以渔”,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三、创设有效学习氛围,发展自主实践能力

《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任何直接经验的获得都离不开实践,语言的表达和理解能力主要是在语言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语文知识的学习,也只有和读写实践结合起来,才有现实意义——运用。课堂中努力创设语文实践的机会,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才能的舞台,实践的乐园,使语言学习运用更加丰富、生动起来。如:说见闻写感受;开展专题的读书活动;演课本剧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体验成功的愉悦,养成活学活用的习惯。

如教学《鱼游到了纸上》时,学生读了课题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我归纳出大家共同的疑问:鱼儿喜欢在水里游泳,为什么这里却说鱼在纸上游动?针对这一问题,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组织教学,这样一来,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把被动学习变为了主动学习,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生自读自悟后明白,原来是主人公残疾青年的画技高超,他画的鱼看上去像真的一样。

四、创造成功机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活跃的思维依赖于主体的积极性,信赖于主体的求知欲。因而,语文教学要运用直观、形象的挂图、实物、投影、课件等先进的设备、设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绪,将录相、表演、艺术欣赏引入课堂,增强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大胆尝试,大胆创新,获得成功的机会。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牵牛花》后,黑板上出现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画:山坡上的牵牛花,丛林中的野菊,小路边的芙蓉,池塘边的睡莲。一切组合都是那么协调,让人赏心悦目。最精彩的是当老师问“如果要使这幅画更完美,我们还可以给它加上些什么?”教室里小手林立,个个跃跃欲试,有人说:“画上蓝天白云和初升的太阳,因此在太阳的照射下,花儿才会开得这样艳。”有人说:“在草地上或丛林里,还可以画上茅屋、小亭,使他充满生活气息”……于是教师让同学补画这幅画,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有顺序地描述,这时,不论哪位同学描述的都比课文内容丰富,语言都比课文有情趣。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尽力铺垫学生创新的土壤,播撒学生创新的种子,促进学生创新的催化,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学生“只要有一点新意识、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以称得上创新,我们要把创新范围看得广一点,不要看得太神秘。”(刘佛年语)教学中积极诱导学生大胆探索,大胆尝试,大胆创新,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开放的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发挥并培养其个性,引导他们正确表现自我,才能使每个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有困难得到帮助,有错误得到纠正,有烦脑就得到化解,有成绩得到鼓励,有才能得到发展。也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充分发展,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点击次数:8  发布日期:2021/6/11 8:59:31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