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陈 红

做好级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四川省仪陇县金城小学校  陈红

摘要:加强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其目标就是要在强化班级管理过程中育好人。这是一项任重而艰难的工作,不仅需要热情,需要爱心,更需要方法。

关键词:班级管理  班主任  做好  实践策略

回顾这几年的小学班主任工作,我感慨颇多。教师这一职业是非常辛苦,尤其是小的班主任,不仅担负着大量的教育教学工作,更担负着管理全班同学的重担。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也是学校教育工作、尤其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可以说,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的重量,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发展,更关系到学生的成长下面,我结合自身的班级管理实践,谈谈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些策略与方法。

、深入了解学生,制定班级管理目标

目标是奋斗的方向,是前进的动力。而我们很多班主体缺乏目标意识不自觉地践行着“管一天算一天”的观念。而有效的班级管理,就应强化这种目标意识,让学生从完成小目标走向远大理想的奋进。落实到实践中,我们可从扎根学生群体,了解学生学习环境开始包括弄清学生的家庭,生活条件等问题,以便于有的放矢地为他们确定自己的目标,学习计划;师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常常以范文引导学生学习,指导他们学习。对于小学生的指导,在低段,关键是学习的目标,计划,学习方法的培养,学习习惯养成,做到严格要求。当他们到了中年级,关键是坚持、发展,适当引导;高年级,关键是目标的清晰,让他们树立信心,努力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二、以身作则,无私奉献,做学生的表率

学生具有极强的模仿力。身正为范,班主任更是学生成长模仿的榜样。在班级管理中,利用自身作榜样,是教师身正为范的基本要求。我们知道,小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有一定适应性,好奇心大,可塑性大,模仿力强,要把这样的学生培养成才,不但要加强自身的思想素质培养,还要有吃苦耐劳、忘记自我的精神,要有一颗从我做起的诚心,有一颗关心爱护学生的爱心,还要有一颗干好班主任工作的信心,否,学生就不会信任你。为此,当班主任之初,我就下定决心,一定用无私奉献、高度负责的精神,来换取学生的信任和家长的放心。

由于担任班主任工作,和学生接触的时间较多,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情况奠定了基础,但是想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还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任课教师有事或自习课上我就自愿和学生“呆”在一起,带领大家一起读书、学习、成长。多年来,我从未因事误过一节课。这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给学生树立了良好的行为榜样,也形成了无形的动力,全班同学都能按时到校,很少有人迟到,学习和各项活动都能认真对待,一丝不苟。

三、丰富管理策略,实现制度育人

人管人,累死人。不仅如此,还会伤了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引起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古人的“亲其师,信其道”用在班级管理中,就是要采用制度管人的方式,而非通过人来管理。我们知道,人是有情感的,稍不注意,就可能“陟罚臧否”,有了异同,出现不公平,学生也就可能出现不平心理。因此,而用制度管理却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作为班级管理者,我们应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在实践中,我们应在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基础上,努力做到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情感。在学习上优生和差生要公平对待,做到不忽视学生,不藐视学生,不限制学生,消除教师与学生的“猫和老鼠”、“警察和小偷”的传统关系,也消除那种蛮横、粗暴,以“权威”自居的强制色彩。教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有男女之别、贫富之别、亲疏之别。如评选三好生、好儿童过程中,在竞选学校大队干部的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实现制度民主。

、关心爱护学生,采取激励策略

教育就是爱。让爱关照每一个学生,这是教育的原则。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学生是未来的接班人,是祖国明天的建设者,要让他们成才,塑造成型,就必须关心爱护他们,做他们的知心人,我把“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晓之以理、持之以恒”作为关心学生的座右铭。担当班主任从事班级管理工作以来,我从不体罚学生,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能心平气和,对症下药,以理服人相反,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采取激励教育人的方式,在感恩教育基础上,让他们正确处理好同学间的关系、男女之间的关系,要多关心留守儿童和父母离异子女,让这些同学也能感受到班级大家庭的温馨,形成一个富有爱心的集体。

五、打造家校共育平台,拓展班级管理渠道

班级管理,仅靠班班主任一人之力是不够的。在实践中,我们应在家访基础上拓造家校共育平台,实现群策群力管理。这几年来,我们邀请家长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形成家校合作,形成“家校和谐共育”的教育合力,营造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是“家校和谐共育”的根本出发点。传统联系方式主要是家访,而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采取多元化的沟通模式,家长QQ群、家校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进行联系,这样管理,既丰富了内容,又增强了实效,有利于形成家校平等对话、协商解决的家校共育机制。

加强班级管理,给学生一个幸福的班级家庭,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是我们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追求。作为班主任,要深刻领会其工作内涵,创新实践策略,使其实现我们管理之初衷。虽然小学班级管理很琐碎,但是如果做到细致、细心,坚持不懈,那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多年的班级管理工作实践告诉我,没有过班级管理工作的教师是不完整的教师,虽然其中有太多的辛酸苦辣,但它却绽放出桃李满园的馨香,使你倍感作为教师的光荣和自豪所以,我认为从事班级管理工作是幸福的。

参考文献:

张雪玲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研究,2017年。

 


点击次数:27  发布日期:2021/7/8 15:47:38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