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黄飞鸣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

                   黄飞鸣        湖北省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正逐渐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对语文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在识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等课程教学过程中融进信息技术,让学生拥有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整合;

小学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像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如果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整合,会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别开生面的变化。我认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从以下几个方面极大地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有效整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兴趣越浓,观察就越仔细,体会就越强烈。电教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辅助手段走进课堂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他们对媒体展示的图像和声音效果很感兴趣,很愿意参与到其中。
  例如,教学《故都的秋》这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观看秋天景色的视频,使图像与课文内容相互对照,形、声、音、色浑然一体,这时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注意力越来越集中,他们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季节中……学生此时已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情感已和作者产生了共鸣,深深地爱上了这个美丽的季节。我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这浓厚的兴趣中学生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积累了语言。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被丰富的内容、精美的图片、生动的影片深深打动。我因势利导:你是否已陶醉在这秀美的景色之中呢?你是否已按捺不住心中的冲动,产生一种强烈的创作激情呢?我们家乡也有很多景点,请你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的写法,选择你喜欢的一个景点,把自己的亲身体验和网络提供的资料结合起来,写一篇介绍我们家乡的文章。这种通过信息技术虚拟的空间提出研究的问题,学生感觉是一件新鲜的事儿,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究的激情。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有效整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不仅是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性材料,使之建立表象,更是为了在学生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再现情景,以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促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
     积极主动的学习心境是儿童智力活动的能量和动力。在教学中,或根据教材内容,或选择某一情节,运用多媒体,把课文内容制成课件,融画、情、声、景于一体,从而创设情境,活跃学生的想象思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体验,去想象。在教学《小小的船》一课时,我从学生熟悉的儿歌引入,然后课件出示课本中的插图(一弯月儿挂在空中,满天的繁星闪烁着,一个小女孩坐在月亮上),伴随着动听的音乐配以优美的意境描述,把学生带入另一个天地中。然后适时地提问,并让学生闭上眼睛,自由想象。学生纷纷举起小手说:“我坐在月亮上,看见了绿绿的草,五颜六色的花!”“我坐在月亮上看见了西湖。”“我坐在月亮上看见了长城。”学生在这优美的意境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了美的熏陶,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有效整合,能提高识字教学效果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常受兴趣和情绪支配。单凭教师的讲解或者学生的想象,很难对某个字产生深刻的影响。在识字教学中,如运用多媒体的声像效果,创设富有童趣的识字情境,能迅速激起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课件与识字巧妙的结合,不仅从趣味性角度使学生在自主练习中认读、识记生字,而且学生通过自主操作,字、词、句、文以不同的情景、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反复和学生“见面”而自然获得,不知不觉中,生字就掌握了。
  当学生处在情趣化教学中,识字对他们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他们便会出现思维异常活跃、情感特别丰富、识记创新能力极强的特殊状态,也就是他们身心上了“一条高速公路”,识字教学效率达到了最优化。如教学“猴”字时,大屏幕显示猴子跳跃的画面,同时播放配音;小朋友,你们好,我是美猴王,谁能念好我的名字猴,我就和他交朋友!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练习“猴”的读音。这一富有人性与童趣的设计,令每一位小朋友跃跃欲试和猴子交朋友。在教学“暖” 时,我把字的部首或易出错的地方用红色粉笔标出,再配上多媒体的演示,艳丽的色彩、生动的图象、动听的声音,把孩子牢牢吸引住,大大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在识字课中,通过听声音,学习“毛驴”、“小鸟”;通过观察多媒体图片,学习“水”、“火”;通过视频进行动作模拟,学习“立整,跑步,升旗”等词。学生表现出了强烈的识字兴趣,教师只是加了一勺“糖”,学生便争着来“喝”这杯原本苦涩的“咖啡”了。
  四、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有效整合,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上课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网上收集有关的资料,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探究。为学生提供了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平台,为学生提供班级交流、资源共享的机会,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体现。
   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由被动的简单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建构者和积极的学习者。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最终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科学地开发和利用现代化信息,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给学生创设宽松的氛围,把学生领入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从而达到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点击次数:21  发布日期:2021/7/8 16:00:03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