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李华惠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滩面镇上旺小学 李华惠
内容摘要: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由此可看出,学生和文本这一特殊的对话活动,无疑是课堂阅读教学活动的主体。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何能激活学生的知识和经验,使阅读教学更为生动、有效呢?关键之所在必须正确处理好阅读教学中对话间各部分的关系,即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的关系、师生对话的关系、学生间的对话的关系、学生与媒体的对话的关系。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教学、对话
伴随着走进新课程的步伐,对新课程了解越多,笔者顿感觉到它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明媚的春天,带来了希望和信心,不由得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深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由此可看出,学生和文本这一特殊的对话活动,无疑是课堂阅读教学活动的主体。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何能激活学生的知识和经验,使阅读教学更为生动、有效呢?关键之所在必须正确处理好阅读教学中对话间各部分的关系。
一、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对话上有着独特的魅力。语文教材很精彩:或语言优美,琅琅上口;或形象生动,扣人心弦;或哲理深刻,发人深思……语文学习更精彩:可以在富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去体验五彩斑斓的生活,去感悟善恶美丑的人性,去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语文教科书中一篇篇课文本身就是一个个敞开的文本,具有生命的灵性。古人常常说,读书就是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打破年龄和阶层的区别,与作者进行精神上的自由交流。也有人说:“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这些话形象地告诉我们:读书要把书看成动态的,有灵性的东西,要调动自身的经验去进行心灵的交流。而阅读教学不也正是读书吗?课堂作为了学生读书的场所,那么老师首先要保证学生能独立、充分、深入与文本对话。而这种对话需要在学生正确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对话中懂得文章讲什么?受到什么情感教育?获得什么启迪?学到了什么知识?使体验与文本的情感更靠近,使感悟与文本的内涵更吻合。
二、师生对话
师生对话指的是学生与教师间展开的有关语文课程的交流。在“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下,教师更多地充当向导,恰当的方式与学生谈话,进行教育。教师目标应成为学生的同读者,成为引路人,成为可亲、可信的朋友。如教学《挑山工》时,在学生谈到挑山工的危险时,介绍教师自己在爬泰山的经历和感受,便会让人感受到挑山工对于游人的重要性,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认识得以升华。可见教师的导的重要性。教师要与学生“亲密接触”,甚至融入学生学习之中,与他们进行平等的心与心的对话,把握时机把学生引入到学习的重点难点处,导入到深的学习层次,导读出文章的精神,情感与境界,导问出抓住重难点的有价值的问题,导悟出词句中的内涵、情感以及引导学生交流、合作等。
三、学生间的对话
学生间的对话指的是教学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包括同桌的交流、小组间的交流和全班交流等几种对话模式。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真正彻底摒弃自己唱主角、几个优秀学生当配角、大多数学生当群众演员甚至当听众的状况,让所有学生动起来。“一千个人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书也罢,教学也罢。在阅读教学中,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看法,一个人发表了看法,其他人便是一种吸收,学生间的对话无处不在,它能使个体认识更为成熟,更为全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将随学生个体间充分的对话而消失。在这种对话中不乏有讨论、辩论,不乏有新思想,新观点。笔者想也正是由于他们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这就要求教者在学生反复读文的基础上,当学生有一定的领悟和体验时,有意识让他们交流汇报自己的理解情况,不仅有利于达成学生与学生间的对话与沟通,还有利于教者了解学生的认知状况和期望视野,可谓是一石二鸟。
四、学生与媒体的对话
随着电脑的广泛普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语文学习中的学生与多媒体间的对话日益广泛。除需要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外,还需要学生学会熟练搜集、选择、下载与课文学习相关的语文课程资源,如教材的背景资料,相关的其他资料等。但更主要的是需要引导、指点学生从中吸取文化的营养,实现情感和资源的共享,与朋友进行健康话题的对话交流。如在《丰碑》一课教学结束时,笔者以《长征》主题歌为背景音乐,出现一系列红军长征的片断,一系列长征英雄,最后出现《长征》这首诗,师生共同朗读,这样既整合了学习内容,又让学生在拓展性阅读中丰富了文本与自我,实现了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又如在教学第八册课文《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结尾时,笔者给学生们一些相关的网址,让学生去查阅有关资料。第二天,学生高兴地跑来告诉笔者很多有趣的动物故事,大家听得津津有味;还有同学找到一些动物世界的书,在班上研究和讨论起来。
总之,在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形势下,我们作为教师要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深思,努力寻找更适合的阅读教学方法方式。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育概说》,朱绍禹编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 ;
2、《中学语文教学法》,朱绍禹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4月 ;
3、《语文教育论稿》,顾黄初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6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