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作力的培养策略何远祥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作力的培养策略
何远祥 贵州省兴仁市潘家庄镇弥勒屯小学
摘 要:美术绘画实质是创作力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因此,提升小学阶段学生的创作力,既能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美术绘画,又能让其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在小学阶段,学生对美术的理解停留在表层维度,尽管其有一定的创作力,但是由于其缺乏表现能力,所以在培养学生美术创作力时,只有以学生年龄特征为基点,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美术创作力。本文就简要分析当前培养小学生美术创作力的原则,并就教学方式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对相关教育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作力培养;原则;建议
对一个国家而言,创新是其不断前行的动力;对一个民族的持续发展而言,创新是其生存立世之本;对教育工作的开展而言,创新是学生群体的具体表现形式。从创新的内容可以看出,其主要是基于创作力而存在的。小学生在我国将来的持续发展中将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为我国的民族复兴作出相应的贡献。因此,相应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对培养小学生创作力有充分的认识,在进行美术教育的同时,做好相应的教学创新;运用适合于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培养小学生的美术创作力,进而让学生拥有更强的美术综合能力。
1 培养小学生创作力的原则
1.1 宽松限制,自由化高原则
对小学生创作力的培养而言,宽松自由化原则是核心原则。若在培养学生创作力时制定各项条款,让学生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美术绘画,不仅难以提升学生的绘画水平,还限制学生创作力的延伸,进而扼杀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因此,相应的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学生创作力时,应为学生构建限制宽松、自由化程度高的创作环境。例如,以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为主,以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年龄特征为主。该原则的作用,既能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也能达到培养学生创作力的目的,进而让学生能有更高的美术创作水平。
1.2 培养方式多样化原则
对当前的教学模式而言,无论是美术教学,还是其他学科的教学,都需要运用多样化教学原则,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环境。传统的美术教育仅将美术绘画技巧教授于学生,让学生知晓其中的基础知识即可,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培养,进而降低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降低了课堂的授课效率,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创作力的目的。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更好地将其精力投入学科知识内容中来,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作力。
2 培养学生美术创作力的教学策略
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以单一式教学为主,其主要有3个步骤:其一,相应授课教师依据书本内容,进行课程内容的讲解。其二,学生依据教师教授的知识内容,进行美术绘画练习。其三,授课教师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并给予一定的表扬。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这种教育方式太过单一,远远无法达到现在教育环境的需求,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创作力、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因此,相应的教育工作者应在原有基础上予以相應的创新,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此外,在进行创新时,应注意教学策略要在教学大纲范围内,教学策略对培养学生美术创作力是否具有实际效用,教学措施是否会超出学校的软硬件设备。
2.1 引导学生欣赏名著策略
欣赏不同名家画作,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构建一个多姿多彩的美术世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又能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美术含义,让其了解何为美术。因此,美术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名家的画作,要注意的是,这些画作应包含古今中外画作,应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2.2 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策略
在我国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我国的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相应的教育工作者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应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入课程内容,提升课堂授课效率。而对小学美术教学而言,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还能拉近学生与美术之间的距离,让其更加直观地感受美术的艺术内涵,让其更深层次地接触美术,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作力的目的。此外,应注意的是,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极易产生视觉疲劳,一些普通的视频课件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美术教师在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时,因全面考虑各项因素,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兴趣、特点为导向,进行相应的制作。
2.3 开展作品展示活动策略
从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看出,小学生对外界的很多事物都抱有一定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在进行美术课程教学时,应把握好学生的这一特性。而课堂作品展示,就能较好地满足学生的课堂好奇心。课堂作品展示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一些作品,并依据这些作品,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当学生迫切地想要知道答案时,教师就能较好地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美术能力的目的。此外,教师还可以将一些故事穿插在这些作品中,让学生依据故事提供的线索,探索包含在作品中的答案。开展作品展示活动教学,可以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情景下,提升学生探索美术知识的积极性,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作力的目的。
2.4 户外写生实践教学策略
在课程教学范围内,美术教师可以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带领学生进行户外美术写生,让学生亲身体验作画的乐趣。这样的教学方式对提升学生的绘画積极性和绘画创作力非常有帮助。应注意的是,教师应选择相对容易画的、美丽的景物对象,让学生在作画的过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感受到绘画的神奇。比如,可以选择风景秀丽的湖畔、公园进行作画,也可以选择较为空旷的操场进行作画。在作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指导,但是不可以忽视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创作力的培养,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
3 结语
在整个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作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其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解决相应的美术问题,还能增强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能力。因此,美术教师应充分认识培养小学生创作力的意义,并运用现代化的美术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力,进而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