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浅谈思政元素在七年级(下)数学第九单元《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教学中的应用丁 玲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浅谈思政元素在七年级(下)数学

第九单元《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教学中的应用

 

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市第三中学    丁 玲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已是新的标准要求。德是做人之本,德育是教育之魂。接下来我就以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九章内容《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为例,探讨一下数学课堂中“课程思政”的渗透和落实。

首先,什么叫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课程思政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将成为日后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对《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一章的学习目标的要求是:

1、结合具体问题,了解不等式的意义,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学会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用数轴确定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

3、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那么,在达成这些目标的过程中,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呢?

、实例导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入

数学概念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直接导入概念学生接受比较困难,以知识点融合实际问题导课,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也能让学生感受到从实际背景抽象出数学概念,再利用数学理论服务生活的过程。《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一章单元导入时,先让学生观看了一些生活中不等关系的图片和动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着设计了一个中国铁路的问题,而这一问题就来源于实际生活,通过创设情境,引入问题。
    问题:中国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始建于清朝末年,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截止目前,中国铁路营业里程、高铁里程均居世界第一,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

中国铁路分类表

名称

简称

速度(V)

快速列车

K

60Km/h≤V≤90km/h

特快列车

T

90Km/h≤V≤120km/h

直达特快列车

Z

120Km/h≤V≤160km/h

动车组列车

D

160Km/h≤V≤250km/h

城际动车组列车

C

250Km/h≤V≤300km/h

高速动车组列车

G

300Km/h≤V≤350km/h

以此为背景导入,将对不等式的研究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保证知识的趣味性。由此,学生能感受铁路是我国的大国重器,民族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得到提升,爱国精神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同时,将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学生能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并积极主动去探索及解决问题。
    、榜样引领——融入数学史、数学家简介

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融入数学史、数学家简介可以使数学课堂具有趣味性,使数学知识充满魅力,使学生获得历史成就感。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能力,开阔视野。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家对知识的不断追求和所获得的伟大成就,正向引导和激励学生,促进学生积极成长。

在进行9.1不等式(第一课时)的教学时,通过软件借助于多媒体技术从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刘徽的割圆术讲起,通过介绍割圆术的思想,以及刘徽圆周率不等式,探寻其中所蕴含的对现代数学影响巨大的数学思想。

刘徽利用多边形面积差的几何学,得出圆周率的双边不等式:3.141024< π<3.142704。最终,刘徽求得π≈3.1416。其中涉及不等式的元素让学生好奇,同时,从中感受到了数学软件的神奇,较之传统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让学生不禁感叹于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智慧和伟大,而作为中华儿女,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三、生活应用——融入数学建模思想

新课程标准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时,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成功的建模就成为重中之重。

本章中,通过用不等式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模型的思想,建立符号意识。而不等式是刻画不等关系的数学模型,它在生活中本就有广泛的应用。

、实践探究 ——培养集体合作意识

在学习9.1不等式(第二课时)——不等式的性质时,先让学生回顾之前的等式的性质,再类比进行不等式的性质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借助天平展开实践教学,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理论学习和知识运用相结合。学生在自己实践演示的过程中得出结论,使学生懂得实践出真知。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作为七年级学生在小学从未接触的知识点,较之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采用了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动画形式通过多媒体技术融入数学史、数学家简介;通过问题教学法培养数学建模思想;通过实践探究培养集体合作意识等思政元素,充分实践思政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之,思政元素的运用,给数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课堂更有张力。拉近数学与“树人”的距离,探索数学教学的策略道阻且长,可谓“山重水复”,而思政理念的渗透又使其“柳暗花明”。作为教师我深知任重道远。

 


点击次数:33  发布日期:2021/7/8 16:17:08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