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学困生”的转化陆中良
浅谈小学英语“学困生”的转化
贵州省兴仁市大山镇河坝小学 陆中良
摘要:作为一门非母语的语言学科,英语在学习中受环境的影响特别大。在农村小学,教师的非正常流动、家庭教育、留守儿童等因素,学习方法不得当,个体差异等情况,导致出现了大批的“英语学困生”。随着年级的增高,英语“学困生”问题也日益突出。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困生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这些现象往往比语文数学要来得严重。因为,语文数学上的学困生,家长一般都能给予一定的辅导。而懂英语的家长毕竟不多,因此,英语学困生问题成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一大瓶颈。如何转化这些学困生,成了英语老师的当务之急。
一、正确认识学困生
一所学校,一个班级,总会出现一些学困生。教师要正确认识了解这部分学生,要走近他们,更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英语成绩学不好,往往有如下原因:
1. 学习习惯不好。很多学困生,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态度不够端正。一些笔头作业还能应付,一些背诵作业、默写作业,是能躲则躲,或是用抄来代替默写,蒙混过关。到头来往往是自欺欺人。
2.学习方法不当。这部分学困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往往要比同龄人掌握的学习方法少得多。比如英语单词的背诵没有掌握技巧。
也有的学生因为不喜欢老师而连带着不喜欢这门学科,因此成了英语学科的学困生。对于以上种种学生,教师要怀着一颗宽容的心,不应该厌恶他们,更不要把他们当作包袱,而要想尽方法帮助他们,要因材施教,开展教学工作。
二、活跃课堂气氛
实践证明,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往往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堂上,教师不必过分强调师道尊严,应当创造一个互相尊重、平等对待的气氛,运用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使课堂没有紧张的压力,也没有放任自流的现象。学困生尤其需要这样一种和谐、宽松的氛围,这样可以使他们的思维进入最佳的境界,以便更好地学习。
三、改善教学方法
当你发现学困生的时候,首先不应当责怪他们,因为我总相信每个孩子内心深处总希望自己学好。教师首先应当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反思自己备课的时候有没有把重点难点突出,并渗透于课堂之中。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没有差异的教育不能称作素质教育。因此,教师在备课以及课堂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注意整体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还要根据每类学生的不同特点,尤其是后进生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法。
(1)创设教学情境。孩子们喜欢新奇、有趣的游戏,开展交际活动为主的游戏活动,能够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英语。如在学习买水果一课时,我让学生从家里带来各种各样的水果,把讲台装饰成卖水果的小摊。课前,就悄悄告诉那些学困生,课堂有这样一个活动,如果他们好好学习,也能参与表演。他们听了非常高兴,这节课学得特别认真。这样,课堂就由静态变为动态,让学困生在这样的情景中进行巩固训练,既可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加深他们的印象。
(2)运用教学多媒体。我们发现,对于纯文字的东西,学生往往不感兴趣,而且记不牢。而那些集声、光、像影一体的多媒体,却能刺激学生的眼球,这一招同样适用于学困生。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把直观的、形象的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看,可以使学生得到生物形象的刺激和吸收,因而也容易开启后进生兴趣和指挥的大门。如在学习打招呼这一单元的时候,我把生活中的一些场景排成照片,呈现出来,让学生选择相对应的打招呼的对话,并且读一读。
(3)传授学法。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他的学习能力也是相当不错的。而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学习效果=50%学习策略+40%努力程度+10%智商。从这组数据来看,学习策略占了50%。“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也是迫在眉睫。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进行学法的指导,而对于学困生的学法指导更要细心。教师可以把这部分孩子组合在一起,传授他们一些学习英语的方法和技巧,如笔记法,也就是在老师上课的时候,要随时甄别其中的话语,进行记载。同时,还要学会如何记忆单词。
四、组织互助小组
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那么,我们就应当看到班级中优秀的资源——学生,他们就能当回小老师,去教这部分学困生。如早晨一起读书、背书。在单词过关测试的时候,哪个学生不合格的,就请那些小老师们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们重新默写、过关。由于那些小老师都是挑出来的优秀生,工作十分负责,因此,他们总是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
五、采取多种方式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
因为这些学生有部分是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慢,有部分是学习习惯不好,不听课,因此,光靠一堂课40分钟的激励性的学习,是难以学会的。需要老师在课后给予适当的辅导。我尝试的方式是:一是经常与家长电话沟通联系或发电子邮件或是发手机短信的方法;二是设立家校联系本,内容包括该生的课堂学习表现,课堂学习内容,课后作业及该生作业完成情况。这种方式对个别学习习惯差,家长有时间,有能力教育的学生,还是比较有效的。
总之,转变这些英语学困生,使他们由“厌学”到“学有所获”到“乐学”,是我们每一位小学英语教师所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有恒心,付出真心,做到耐心,促使他们有所进步,有所提高,有所发展。我们老师的爱就像阳光和雨露,只要浇灌,每个孩子的心中都会开出一朵花。
参考文献:
[1山]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古茂盛.对学习成绩优、差生的心理分析[山.教育研究,1983.
[3]房士勇.让教师的“无为”成就学生的作为[J.新课程(小学),2011 ( 5 ) :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