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浅谈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教材的二次开发胡春艳

浅谈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教材的二次开发

云南省曲靖宣威市第八中学  胡春艳 

【摘要】:从解读新课标、钻研新教材、探究新发展三个方面,高中学生物教学应在认真把握课标内容标准的基础上,注重新教材知识点和科学方法等资源的整合,实现生物教材的二次开发与利用,生物教师成为课程“研究者”,变“教教材”为“用教材”。
【关键词】:高中生物 核心素养课标 新教材 二次开发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适应新课程的变化。生物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生物学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科书内容的组织应实现学科内在逻辑与学生认识逻辑的统一,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有利于学生通过活动建构新知识。新教材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材功能为,从传授知识到引导学习,从陈述事实到组织活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准确理解知识内容及其深度和广度成为生物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针对不同版本教材内容编排的差异,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和加工,使呈现给学生的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识逻辑。
一、解读新课标,把握高中生物学内容标准
生物学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在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的发展迅速,与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的结合紧密,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生物学不仅是一个结论丰富的知识体系,还包括人类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的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探究过程。生物新课标是课堂教学的依据。生物学素养包括生物学知识、探究能力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映对生物学核心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及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生物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使用新教材,要明确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及要求。
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达成新课标要求,把握好核心素养目标的度与量,才能更好理解教材,对教材资源进行合理取舍与延伸。新课程实现了从内容本位、学科本位向素养本位、学生发展本位为目标的评价理念的根本性转变。如人教版教材主要按科学发展进程安排,章节顺序为“遗传因子的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本质”,教材内容呈现方式考虑了科学发展进程,兼顾了学生认识逻辑,能有效达成对知识的理解。教学安排以人教版教材呈现为主线,参考其他版本教材内容进行取舍。
二、钻研新教材,注重高中生物学知识整合
生物教科书成为落实课程目标的基本教学资源。在新教材内容选择、编排形式、活动设计等方面,突出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反映生物学发展特点和趋势,关注学生生活经验,体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影响。符合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建构知识。为了使学生理解教材所表达的意思,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规划相应的教学设计,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思维习惯,更易于接受,该过程就是对教材进行的“二次开发”。
课程改革使生物教学进入“一标多本”,基于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需求,对各版本教材中的内容、教学设计、实验内容和科学方法等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具有有条理的、系统的新的教学资源的过程。
教学中,有时常常把旧高考要求与新教材外的知识补充进来,追求知识完整性而面面俱到,增加学生负担而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材创造性的运用,如添加教学内容, 创设情境、实现概念深化、促进知识迁移;还可以整合教材内容,如学科内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学科之间、重新排序、替换教材内容等。不同版本教材的整合,包括教学内容、实验、科学方法等方面。
三、探究新发展,加强现代生物学科学方法迁移
新课程内容是发展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该有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教师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应该善于利用教材内容让学生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高中生物新课标教材内容整合了现代生命科学“克隆”、“转基因”、“人类基因组计划”等新发展和新方法。
探究生物科学最新发展及科学方法,对搞好高中生物教学有辅助作用。高中新教材不同模块所体现的科学方法各有侧重。例如,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侧重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必修2《遗传与进化》模块侧重于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必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和必修2《生物与环境》两个模块侧重于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的科学方法。使用教材过程中,熟悉不同模块教材的方法体系,对教材内容的科学方法进行迁移,有利于激发兴趣、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材“二次开发”有利于新课程理念的确立。生物教材“二次开发”有助于激发人们的生物课程资源意识,同时对生物教材”二次开发”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提高。新课程教材所赋予的新知识、新方法、新理念,教师只有敢于创新,教学中大胆取舍,进行教材的二次开发,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帮助学生理解新课程内容。教师应积极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课程“研究者”,而不是“教教材”。进行教材“二次开发”,要进行课程规划,包括确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选择与安排、教学材料选择、制备,现有课程资源调查,确定教学方法、教学进度、教学设计、因材施教等。通过教材二次开发,提高教学研究能力、反思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点击次数:30  发布日期:2021/7/8 16:30:57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