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直观教学浅谈向月萍
小学数学直观教学浅谈
向月萍 湖北省建始县汇富民族希望小学
【摘要】 数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抽象性,每一个数学概念和法则都是抽象概括的结果,而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概括水平还处在较低阶段,要使学生理解过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规律性知识,就比较困难。因此,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采用直观演示是非常重要的。直观演示不仅手段简单化,而且也是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好方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直观 教学 方式 科技素质 抽象 ;
小学生年龄小,感性认识少,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差,在进行抽象思维的时候还得靠形象思维来帮助。因而,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指出:要通过直观教学,引导学生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特征和认识规律,搞好直观教学,以使学生学好数学知识。
一、直观教学方式
1、利用实物进行直观教学
在小学教学中,可利用学生常见的或学生周围容易找到的,并且使用方便的实物,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例如:书本,小旗,课桌面,水桶,粉笔盒,铅笔盒,甚至小石子都可以用作直观教学的教具。
2、利用幻灯进行直观教学的教育
幻灯是电化教学简便易行的工具。幻灯片做成抽,拉,可以使画面由静变动,使直观的作用发挥的更好。可用图画进行直观教学的内容,一般都采用幻灯来进行。采用幻灯教学比采用图画进行教学效果更形象,更具体。
3、使用教具进行直观教学
例如:计数器,小棒,立方块,有关几何形体的面积和周长的教具等,这些都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直观方式。
二、在直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素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已成为共识,同时也要认清科技素质的培养是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加强直观教学,不仅是生物学教学的需要,而且是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科技素质的有效手段。
1.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探索世界的起点,观察力强的人容易获得全面、准确的感性认识,是理性思维发明、创造的基础。生物学教学中,直观教学是最常用、最突出的教学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直观教学以其形象性、生动性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眼观、耳闻、鼻嗅、手摸,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重要手段。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时,教师一定要告诉学生观察什么、解决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训练学生进行有意知觉,在观察中思考,变被动观察为主动观察,提高学生的独立观察能力。
2、实验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科技素质的关键
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学生实验,但大量的演示实验也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通过直观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可以从中学生到科学实验的方法:实验的设计,材料的选择,药品和仪器的配制,操作的要领,数据的整理,现象的分析,结论的推断等。在演示实验中,教师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习实验的技能和技术,如演示实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可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引导分析来完成。
3、扩展直观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
直观教学中,学生把模型称为“假”的,把实物称为“真”的,我们可以挖掘另一类教具,可以说比模型更“假”的教具,但却是学生熟悉的生活物件,如透明胶、油漆、照相机、电线等,不妨把这些教具称为“比喻教具”,看成是直观教学的扩展,如讲神经的构成时,启发学生的思考,在大家熟悉的物件中有什么东西与之相象,学生也许答不出来,但当教师拿出一根露出铜丝的电线时,这时学生就很容易答出,电线相当于神经,电线胶皮相当于神经的结缔组织膜,铜丝相当于神经纤维,功能也相似,都能传导。虽然比喻教具与实物有较大的差距,但却有相似性和趣味性,用比喻教具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4.加强参观教学,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
组织学生到到博物馆参观,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到自然生态系统中了解调查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参观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组织,防止把参观当旅游,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并提出思考问题特别是有关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增长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直观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要明确直观教学的目的
直观教学的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达到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这些教学目标的一种辅助方法。在教学中,不能为直观而直观,而要把它作为理解和记忆某些知识的手段。因此,“直观”应在必要时才使用。如果学生对所讲的知识能够理解,就要脱离直观。例如:开始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空间概念时,就必须借助实物或教具进行直观教学,当学生掌握了它们的特征,建立起它们的空间观念以后,就要逐步脱离直观,靠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去求它们的表面积或体积。
2、直观教学演示要和语言表达相结合,达到逐步抽象化。
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因此,在低年级主要训练学生模仿性的表达和看直观、说道理的表达,要求不宜过高,可指导学生看着教具的演示说出推理过程等。
3、直观教学演示要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具,使学生易于接受。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教师的任务不仅仅只是“传道、授业、解惑”,可以说教给学生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重要任务。学生依靠课堂学习获取的新知识总是有限的,在学校后的学习是重要的,教是为了不教,小学数学的概念部分重在叙述,低年级可以边读边看,教师讲一部分就指导看一部分。教学生从整体角度看图,有序地看图,认真地理解每一幅图的意义,使学生逐步会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观察、分析图画,从而获得正确、清晰、完整的数学概念。
在小学教学中,要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借助各种直观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法则或解题方法。但是,也应该注意避免对过多具体实物的依靠。学生随着知识的增加,抽象思维水平的提高,应逐步减少直观的成分。即使在低年级,也不应只停留在直观,具体的水平上,也要引导儿童逐步离开具体实物,进行抽象思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直观教学的目的,才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