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农村小学德育现状及管理策略宋斌元


农村小学德育现状及管理策略

 

宋斌元      湖北省巴东县信陵镇光明小学

 

   摘 要:德育在小学教育中处于重要地位。近年来不少地方的德育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但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由于教育资源的相对缺乏,德育工作还不尽人意。针对农村小学以分为本的观念严重,德育工作没有得到高度重视等现状,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际,提出一些新的德育教育新尝试,以此引起共鸣。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管理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求,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等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当前,在农村小学,大部分学校都扎实开展了德育工作,但实效性不大,致使多数学生良好道德素质难以形成。下面,本人就多年来进行德育工作管理,针对农村小学德育现状,谈几点具体的做法,与同行们探究。
  一、农村小学德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认识不足,德育工作只是停留在做表面文章,缺乏强有力的措施。农村小学由于普遍存在“智育是看得见的硬指标,德育是看不见的软指标”的现象,各方面的评比主要看智育成绩。学校的主要工作重心还是放在智育上。虽然德育工作相关制度设置很完善,但往往只是流于形式。大部分学校根据上级规定设立的德育室大部分只是应付上级检查,德育机构几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更有甚者对具体职责不清晰,在德育教学的个别管理中出现与教务部门的“扯皮”现象。所以,品德课在学校中就成了“自由课”,想起来就上、忙起来就忘,高兴了上、不高兴忘,上课没教案、课后没作业。
  2、德育资源短缺,学做不能有机结合。农村小学地处偏僻,没有好的教育基地和场所,与城市的学校相比,没有青少年活动中心,没有革命纪念馆或名人故居等德育教育基地,所以只注重在了理论学习上,学做没有得到有机的结合。
  3、德育师资匮乏,教育者自身素质达不到要求,体现不出教学理念。师资力量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教师个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的高低。农村学校受到经济条件和环境等各方面的限制,很难配备专门的德育老师,大部分德育老师是由语文老师兼职担任的。大部分教师因为没有受过专门的德育课学习或培训,难以明确表现出德育课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
  4、家庭教育欠缺,对学生的道德形成影响至深。由于父母与子女有着特殊的亲情关系,子女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初期往往把父母作为主要的模仿和学习的对象,他们年龄小,是非观念淡薄,很容易感染和接受父母错误的观念、粗暴无礼的性格、偷偷摸摸等不健康的思想与言行。有的家庭父母文化程度低,丧失对子女的教育能力,造成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出现空白,使孩子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中。
  二、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管理策略
  1、结合教材,注意德育渗透的自然性。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依据课本生搬硬套的讲解知识点,学生机械性的进行背诵,很容易对德育教学产生抵触心理,降低教学质量。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作为小学品德与社会科目的授课老师,需要结合科目的自身特点,将德育的内容隐藏在知识的训练及教学中,从而让科目的生活性、综合性及德育教学思想密切联系在一起,实现德育教学同知识讲解水乳交融,潜移默化的被学生所接受。从而使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收到思想方面的教育。
  2、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构建和谐的德育课堂。教育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就是课堂资源,因此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是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的重要任务。既要着重在课堂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又要充分发挥其他学科的丰富的德育资源,如语文、品德和社会、综合实践等学科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人文学科优势,在同教学目标相结合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其他的一些学科如数学、音乐、美术、体育,也可以结合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和顽强拼搏精神的教育,有利于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形成,又有助于学生科学的思考能力的形成,还能磨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
  3、加强德育的师资建设,提升教师师德水平。调查得之,目前农村小学德育老师的师资情况令人担忧,存在兼职老师多、综合知识匮乏、业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因此,想保证德育的质量就必须先从教师抓起,尽量减少兼职德育教师的数量,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保证德育教师的质量和德育教学的效果。俗话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担任着育人的神圣使命。教师应该增强对职业的敬畏意识,坚持奉献精神以及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观念。鉴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是非观念模糊,对人对事缺乏明辨能力,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极大的模仿性等特点,小学德育教师更应注意自身的道德行为素质,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4、坚持家校联系,使家庭教育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先锋”。对于农村学校来说,搞好家校联系,使家庭教育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先锋”,除了要搞好家访之外,还可以鼓励家长进行校访,最关键的就是要开好家长会。召开家长会的形式有多种,可以学校统一召开,也可以学校召开后班主任组织召开以及班主任召开;可以召开全体学生参加的家长会,也可以召开问题学生家长会。通过开家长会,取得家长的支持配合,提高家长的素质,营造家庭教育的大环境,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先锋"教育力量,以此达到家校共同教育的目的。
  学生自身的素质是有一定差异的,但是学生的成长却充满了无限的可塑性,作为一名教师要拥有广阔的胸怀,不能情绪化来对待学生。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该爱的时候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阳光般的温暖,该严格要求的时候必一丝不苟,有错必纠,有错必罚。这样才能教育出健康优秀的学生。

 

 

 


点击次数:16  发布日期:2021/7/28 8:24:5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