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责任意识的研究文 珺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责任意识的研究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房石九年制学校  文  珺


摘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原有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如何使学生适应这种环境,需要教师给予适当、适度的指导。责任感作为良好的道德品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就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渗透责任意识,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给教师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责任意识;责任感

引言: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技术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这种条件下,初中教育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尤其是一些教师只注重文化教育,忽视德育教育,导致学生责任意识薄弱,自我保护能力不足,从而影响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推动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教师需要将责任意识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将责任教育落实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通过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家庭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促进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熏陶下,责任意识得到全面性的提升。

一、端正学习与生活态度,教会学生对自己负责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责任意识对提高学生思想品质、行为能力、学习素养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相比于小学生,初中生虽然智力、思维、阅历等都有明显的进步,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缺少自我保护能力,对是非的判断能力不足,很容易在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误入歧途,从而耽误自己的终身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责任意识,帮助学生认知自己和对自己负责,从而端正学习与生活态度。首先,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课程教学内容。通过挖掘教材知识,找寻渗透责任意识的突破口,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教会学生自爱和自保,从而使学生端正责任态度,防止因自我保护意识不足而受到伤害。例如,教师在教“视频剪辑软件”时,可以要求学生将网上关于“对自己负责”的小视频进行剪辑。通过仔细观看视频内容,深入体会对自己负责的含义,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责任意识。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训练信息技术能力,还能深入主题和发挥主题教育效用。其次,教师应深入研究学生的个性、共性问题,及其生活状态,并制定具有责任意识教育意义的教学课件。通过引导学生观看教学视频,掌握知识应用方法,促进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在体会信息知识的同时,感悟对自己负责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在教基本信息就操作时,可以利用责任意识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通过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和创编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探究和实践中深入学习责任。

二、实现换位思考,培养学生的家庭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学生越来越溺爱。尤其是独生子女,家长更是倾注了全部的爱和心血。但由于初中生处于青春叛逆期,对于家长的付出全然不顾,他们只考虑自己的得失不计任何后果,这种个性对他们的成长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为了改善这一局面,教师需要担负起教育使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加强教育,从而使学生理解家庭责任。首先,教师需要与家长进行密切的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状态,然后综合分析其课堂表现、学习情况,积极开展和家庭责任相关的教学活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实现对教学内容的重组,促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刻地体会家庭责任,从而使得学生感恩父母,更加努力地学习知识。例如,教师在教学生打字时,可以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合理引出家庭教育的内容。然后以“家庭责任”为主题,要求学生用计算机进行写作。通过对利用相关软件,检测字符数和错别字等,在进行教学指导时,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其次,教师应教会学生换位思考问题,以帮助他们理解家长的不容易,更好地感悟家庭责任的意义。通过加大责任意识渗透力度,合理设计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例如,为了使学生能够懂得家庭责任,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如猜一猜家长想什么,帮助家长分担家庭工作等活动,促进学生与家长进行思想交流,从而使其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发挥在家庭活动中的作用。

三、正确认知自己,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个个体想要发挥自身的价值,需要明确自己的社会地位。通过认知与家庭、他人、社会的关系,并努力证明自己的能力,才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虽然初中学校是一个小的社会圈子,但它也是学生实现价值的地方。通过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升道德修养,才能成为令学校骄傲的学生。为了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需要教会其认知自己,不断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和生活习惯。首先,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求学生自主远离危险因素。通过教会学生判断是非,使他们懂得以什么为荣,以什么为耻,从根本上塑造他们的素质和能力。例如,在“视频剪辑软件素材导入”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强爱国主义思想宣传。通过要求学生按照本节课的操作要求,自己动手找寻相关视频资源,从而制作完成的视频内容。其次,教师应培养学生的社会归属感,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通过开阔视野和发散思维,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从而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品格和修养。例如,教师在教“视频剪辑软件添加背景音乐”时,可以根据“社会责任”为主题的视频,要求学生从网上找寻相关的音乐。开展“比一比谁做得好”的活动,使学生能够在查找音乐、听音乐的过程中,感受社会责任的内涵。

结语:综上所述,为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发展其学习能力,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环节。通过将责任意识作为教学重要内容,不断发挥信息技术课的优势,从根本规范学生的行为,促进其养成良好的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贺娟.浅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信息责任意识[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0,(Z1):31.

[2]孙凯.例谈初中学生规矩意识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16):70.


点击次数:21  发布日期:2021/7/28 8:26:38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