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初中数学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探寻何鹏彪

初中数学构建高效课堂策略探寻

四川省南充市第一中学校  何鹏彪

 

摘要:欲提高教学效率,拓展育人路径,创建高效数学课堂,我们就必须改变模式,不再传统授课,让学生在有限的教与学时间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为此,我们要改进教学方法、手段,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和加强数学素养的教育,创新运用课堂提问策略,从而建构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数学  高效课堂  构建  实践策略

提高教学有效性,构建高效课堂是近年来新课改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追求,也是我们一线教师为优化教学、实现更好地育人的孜孜不倦的目标核心。来自于生活的初中数学这门学科作为学校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奠基平台,提高其效率,增强教学有效性,对于数学学科育人作用的发挥是异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在分析传统数学教学高耗低效产生的原因时,应从掣肘效率提高的原因中找到突破口,创新策略,运用多种方法开启提高增质之旅。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谈谈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以创建高效课堂的实践策略。

一、构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成功的教学,在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来营造出愉悦的和谐的氛围作基础。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其所教学科的偏爱和看法,古人就有探索出了“唯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学”教学真谛,在这多年实践中,我们也同样有这样的教学获得。初中学生更是如此,更有爱屋及乌的向师性情感。我们知道,教学即对话,课堂上的对话是师生间的信息互换,是双向的,更是平等的。作为交流的组织者,应有信任意识,打好情感牌,多从关心学业着力,走进学生生活,从和蔼的语言中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和用心,让他们感受到教师所教学科的实用价值。这样,他们也乐意“信其道”了,由此爱上数学学科而“乐其学”。有了这样情感作基调,数学课堂自然就有更多发表意见、乐意学数学的声音。那我们就有了对话交流的情感氛围作支撑,自然也就有了创建高效课堂的人脉基础。这样,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就成为前提在促进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中发挥作用了。

二、发挥主导作用,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在教学设计时就想把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作为预期,就必须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有恰当、科学地选择教学策略的教学行为。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就一定要根据学情实际和教材的具体内容进行选择才能做好课堂实施的灵活准备。前期准备充分,后期实施才能做到“有粮不慌”。在课堂上,所有方法的实施应用应在“导”字上发挥作用,即为导而实施,才能使有限的教学时间发挥出最大化的教学收益。新课标赋予了教师的主导者角色,把新课标作为教学指南的实施者们,就应化教为导,在促进学生主体性上做文章。我们知道,学生主体性源于兴趣、情感和爱好,而这些非智力因素只有当变成内驱时才能发挥作用,为学生积极学提供动力。因此,要提高教的效,就必须提高学的效,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积极情感,在爱好中学数学,才能使教学对话富有成效。而要实现这样效果,就要根据心理学上的相关理论来进行,创新激趣培情策略,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增强数学学习爱好,这样他们才更有主体性在教师主导下积极学习,并收到良好效果。这样我们才能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实现高效课堂创建的预期。

三、创新运用课堂提问策略

学起于思贵有疑。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和诱思策略,也是一种促进学生参与教学双边互动的有效手段,在倡导“教有疑”的启发式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主体身份积极学数学,就要创新运用课堂提问策略来助力。传统课堂,提问多。很多教师认为教学即问话答话,不是对话。故而在课堂处处问,时时问,导致学生思维麻木。实际上好问不在多,在于精,诱思性强,启发性作用明显,能促进学生思维在围绕对话主题上思考。例如,在探寻“平行线判定方法”的过程中,就要让学生思维聚焦在角与线的关系中,即以角定线。我们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找到同位角、内错角以及同旁内角等几对特殊关系的“邻居角”。这种引导,就是提问诱思,鼓励学生去思考。这样,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就会有灵感生成和创新生成,那这样的课堂也必定是高效的。

四、结合实际拓展作业内容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是不争的事实。从这告诉了我们数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广、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应作生活化处理。传统数学作业多是解题,纸面的多,缺少生活化作业。这种只为应试而不为实际的作业实施,到头来还只能在纸面上有成就,在生活中却不能为力。这样的教与学在全面增质提效中是不允许的。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从观念改革入手,认清作业实质,才能在结合实际的前提下拓展作业内容和方式,使其有很强的实践性付诸在生活中,而不是为了解题求分。有了这样的转知为能的作业实践,学生不再感受作业的负担而伤兴趣,也不会认为作业就是“添头”。实施中,将作业进行内容拓展,实际上就是生活问题入围作业之列,让学生有利用课堂上的所学去化解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的作业实用性强,价值感明显,能让学生从单调而枯燥的计算作业中解脱走出来。在配合内容改革的同时也注重作业方式的大刀阔斧,增强社会调查、自然参观、野外测量等数学实践作业,这样才能让学生把数学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双双拥入怀抱,进而主动学数学,与教师共同创建高效课堂。

总之,要提高教学有效性,创建出我们希望的高效课堂,还需要我们运用多种策略、打开多条育人通径来实施教学。传统“一言堂”模式那种高耗效的结果已给我们证实,要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唯有创新,运用多种方法施教,才能走出低效泥潭,才能更好地发挥数学育人作用。因此,在数学创建高效课堂的路上,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新的方法策略,使之为我们下步创建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李秀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创建的有效策略研究[J].数理化学习,2019年。

 


点击次数:20  发布日期:2021/7/28 8:28:17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