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如何实施新课标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徐 芳

如何实施新课标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贵州省兴仁市大山镇大山小学  徐芳

摘要:新课标的音乐教学,应采取边探索边实践的方式推进,不断用的新的方法去组织教学,让学生获得更好的音乐教育。

关键词:小学音乐  新课标  课堂教学

小学音乐,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载体,担当着学生音乐素养和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然而,传统实践对此重视度不够,特别是在“教以应试”观念影响下,小学音乐教学被挤占,即使开展,也是创新不够,课堂效率不高,导致音乐教学效果不明显。在全面践行新课标的今天,我们否定传给不良做法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策略,使音乐教学发挥自身学科优势,让学生获得良好的音乐教育。下面,我结合自身实践,谈谈新课标践行中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一、转变教学观念,这是实施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的前提

要使学生获得良好的音乐教育,首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疑惑的引导者,我们教师要从思想上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树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要把教学看成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本着“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个原则,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把学生当作发展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来看待,明白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实践告诉我们,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会使我们体会到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表现在师生间互相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效应上。它更注重人的身心健康的发展、人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以新的学习方式,使人获得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我们教师只有让学生自己感受、自己观察、分析、思考,才能使他们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其次,要坚定不移的改进教、学方式。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而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中进行。究其根本,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学习方式的转变将会牵引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创造性将因此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不仅将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还将成为生活的、独立的、能积极参与社会的主人,才能更好的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更主动,更有学习效果。再次,思想的更新,带来的积极效应就是教师对新理念的内化实践,必然要引领教师不断实现新的需要而创新教学策略,这无疑对提高音乐教学有效性有极大的帮助。

二、凸显主体作用,这是实施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的基础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音乐学习的主体。”要落实这种学生主体理念,我们就可以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生主动参与的源动力。实践证明,儿童只有在学习中产生一种迫切探求新知的欲望时,他们的创造能力才能得以发挥。因此,我们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有利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的教学环境,以学生年龄特点和情感为出发点,采用寓教于乐的游戏化教学方式,引发学生创造的兴趣。例如:我在教授乐器时,出示学生们非常喜欢的打击乐器铃鼓,学生喜欢用铃鼓来为歌曲伴奏,但是,不能每人都得到铃鼓,要求学生们通过自己动脑想出不同与别人的演奏方法才能得到铃鼓,这时,我们班上的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同学们热烈的讨论、研究,几乎每一位学生都想出了新颖、独特的演奏方法,在这里,铃鼓的演奏方法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对铃鼓的学习,发展了学生的创造能力,积极探究事物的能力。

三、改进教学方法,这是实施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的关键

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提高音乐教学有效性保证,也是我们让学生获得更好的音乐教育的前提。而传统音乐教学,由于长期受“教唱式”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老师已经习惯于练声、视唱、节奏训练、唱歌的传统套路,课堂手段单一、信息量少、活动量小、教学过程缺乏艺术性和创造性,不能有效提高学生主体性。在践行新课标的今天,说教式少了,新的策略涌现,把教学看作是互动对话,通过情境式策略开展音乐教学。我们知道,良好的教学环境,不仅包括教室、教学设备、音乐器材等,更重要的是情感因素、心理环境,其表现为教师愿意教、善于教,学生喜欢学、勤于学。所以,当教师进入课堂后,必须面带微笑,有饱满的热情、最佳的心境和高昂的教学激情,以此感染学生,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用欣赏教学中,我们可创设游戏情境,通过《猫捉老鼠》的音乐游戏来训练学生的听辨能力:让四位学生分别戴上老鼠头饰,手里拿一张旋律卡片,其他学生扮演猫的角色。老师在四个卡片中任选一个在琴上弹出,哪一位学生先听出来了,就来指着那一句旋律唱一遍,表示老鼠被捉住了。老师最后评出捉老鼠的能手并奖励他。除了游戏情境教学策略外,我们还可整合其他们手段,如运用绘画技巧和多媒体手段辅助音乐教学。如在课上运用几笔简单的图画和电脑画面,能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使学生们边听、边唱、边想,充分调动感官,触景生情,体会乐曲的意境,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

总之,要科学有效地践行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我们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丰富自己,大胆创新,努力为我们的学生塑造一个全新而更具吸引力的课堂,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情感体验、自我表现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音乐在素质教育平台上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辉,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

[2]刘云,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J].新课程,2016年。

[3]罗林莉,试论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J].好家长,2018年。

 

 

 

 

 


点击次数:42  发布日期:2021/7/28 8:29:01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