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多媒体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更精彩王 虎

多媒体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更精彩

四川省蓬安县福德镇福德初级中学  王虎

摘要:多媒体作为一种为教育教学定制的高科技助力手段,其与初中数学课堂相整合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不仅能激趣,化静为动,创设情境,还能让数学课堂教学在育人作用发挥上更精彩。

关键词:初中数学  多媒体  运用

量身打造的多媒体技术在助力教学改革和提效增质中是传统媒介不可比及的,其创造出的图文并茂的教学环境不仅有声有色而且还生动逼真,这只是其强大功能中的凤毛麟角,但已经让其他直观手段望尘莫及,还有众多优势可以为教师教学提供更形象、更便捷的手段支持。初中数学是一个数形结合的学科,离开了“形”的支撑就显得异常抽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数学的思想方法,而必须提供具体可感的“形”来帮助。而多媒体无疑就充当了这一角色,使数学教学教学变得更为直观和有效。这就助力了数学高效育人目的快速实现---让数学课堂教学更精彩。

一、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出勤奋。强烈的学习兴趣才是学生专注学习的源动力,没有以此作推动,学生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没有就更别说克服学习困难了。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地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然而,受传统“教以应试”思想影响,很多教师并没有如此重视兴趣激发,这从他们开课便讲的行为就可以看出。但在多媒体进课堂的今天,很多教师突然意识到了激趣工作的重要性了。这个喜获不是因为教师认识高了,而是多媒体有了强大激趣功能使然,其实他们就是想试一试。正因为有了这种心理,才使得一些教师在多媒体进课堂的实践中总是先利用其集成性功能来调动学生视觉需要的图片、动画和视频来创设激趣情境,以便让学生在视听冲击下产生学习之需要。这就达到了激趣促学的目的。例如,在《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的课堂导入教学时为了很好地激趣增强学生参与探究的动力,我在这个环节就利用多媒体来创设激趣情境,通过一些富有动感的多边形呈现,并随着它们内角和度数的出现又渐渐消失,这种绚丽的视觉体验自然就会让学生产生探究多边形内角和是多少的学习需要。在接下来我们就可顺势导入新知,抛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探究性学习。这样的教学,学生兴趣有了,课堂活力有了,教学的顺利开展也就得到师生齐心协力的共同支持了。

二、减少板书时长,增大课堂容量

传统教学,不论是哪个类型的数学课,板书所耗时长都是占比最大的,特别是几何验证、推理的板演,更使得教师费了一支又一支的粉笔。有时候甚至要写几黑板。例如,二次函数抛物线、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动点描述等画图,都是极费时间的,而且,在牺牲大量时间后还可能画不准确、不规范,影响学生理解。传统教学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往往也只是让学生“将就”。这样费时的做法显然就只能让课堂这个有严格时间管控的阵地拿容量来“赔偿”了。故而传统教学学生就只学到了书本上的一些知识,既没有拓展视野又没有更多的能力锻炼,导致学生见少识少,能力训练严重不足。而在多媒体助力数学教学中,板书这个问题在教学设计时就完整地保存在软件中了,教学需要时就只是点击相应步骤按钮,就会随着我们的需要呈现在学生视野中,清晰、规范,一目了然,而且,重要步骤和注意事项还要突出显示,结论性的知识还会变得字号、变换字体、变换颜色,外加双横线标识,这就可进一步引起学生知觉选择了。除了这些,在画图过程中更是彰显了其功能的强大,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只要我们输入相应参数,一个规范的几何图像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了。这样既简单又不费时,使课堂节省了大量时间。这些时间就可以安排其他数学活动来占有,这样就实现了课堂容量的大幅提升。

三、化抽象变静为动,突破教学重难点

抽象的数学知识如何学习才有效,是每个数学教师都应为学生思考的。纯讲数学最重要的思想和方法,恐怕没有学生乐意学习,极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能使学生脑细胞被炽烧火烤,即使有学习兴趣也难以抵挡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因此,化抽象就成为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的一个重要难点的思考。皮亚杰的“建构”理论观告诉我们,有效的数学教学应与学生乐意为之的操作、活动、游戏等相结合,让学生在他们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中学习是最能收到效果的。为此,我们就可把数学教学化抽象的追求寓于观察、示范、演示和动手操作中,把教材上以静态文本承载的知识形象化、动作化、视频化,让学生在教师示范中观察,再进行动手操作。这样就可实现去抽象、达到突破重难点的教学追求了。整个过程仍然离不开多媒体的支持,特别是几何画板软件的支持。“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主要是他们之间位置有相离、相交、相切多种,不同的位置关系使学生难以判断R和d的大小以及从他们大小关系来判断他们位置,这都是仅在思维中难以解决的教学难点。为了去抽象,我们就可利用几何画板来进行“形”的呈现,让学生去以“形”定“数”或以“数”推“形”。实践中,通过动态呈现,让学生明了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和圆的半径(R)的大小关系,这样教学,学生理解自然就快,效果就好,而且成像快,便于突出重点。

总之,多媒体走进数学课堂既是教的有效手段,也是学的有效工具,实现了传统低效教学的真正转变,促使课堂在激发学生主体性、增大课堂容量、助力化抽象突破难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原本枯燥的课堂又以精彩的呈现出现在学生面前,既优化了教又优化了学,帮助我们在走向高效课堂的构建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杜世明,多媒体让中学数学课堂更精彩[J].教育科学,2020年。

[2]谭小勤,多媒体教学让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更精彩[J].读与写,2015年。

 


点击次数:11  发布日期:2021/10/7 10:49:22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