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数学教学的“四个适时”邹述婷
论初中数学教学的“四个适时”
邹述婷 湖北省利川市东城初级中学
【摘要】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时代愈发展,数学的内涵与意义也就愈发丰富。初中在学生的整个学生生涯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初中数学是整个初中学习的关键部分,教导好初中数学,不仅是将数学只是传授给学生,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应用能力。因此,从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出发,提出“四个适时”,即结合实际问题,适时引导学生;适时运用教材;适时交流,激发学生兴趣;适时引导,过渡到新的内容这四个方面简要概述了改进教学的方法,以期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现状;适时;;
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影响着一门学科的教学质量。如果教师能够运用科学得当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学生的学习质量,数学能力将会有很好的提升。初中数学相对于其他科目,比较乏味也比较难懂,因此教师需要从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教学工作中吸取经验,尝试改革,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在探索的过程中提升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力图为社会输送出更多素质全面高素质人才。
1. 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当前的人教版初中数学教学虽然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实践教学,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教材编排不合理。一本优秀的初中数学教材应当从简到难,课程的内容顺序与练习题目都不应存在编排冲突。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人教版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八年级上册内容涉及到扇形图和圆心角的度数部分,而教材安排在九年级才正式学习这一部分的概念和内容,明显存在着顺序问题;
其二,例题与习题不够匹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课本的例题普遍比较简单易懂,对解题技巧不够概括,而习题方面,习题难度普遍大于例题,许多习题的解题思路相似,重复编排,不能让学生有效的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同时部分例题与题目没有达到大纲的要求;
其三,计算器的过分使用。虽然借助科学计算器能够进行复杂计算,减轻学生的计算负担,但由于教材的编排,七年级学生即可使用计算器。而计算器越来越强大的功能,如根据一定的数据,解一元二次方程这样的功能,容易导致学生为了加快作业进度,而投机取巧,忽略了自身掌握知识的能力与程度。反而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再加上,中考和高考是不能够使用计算器的,一旦学生过分使用计算器,养成习惯,对其产生依赖,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其四,学生学习兴趣差。初中数学相较于其他科目,要困难一些,容易对学生的信心造成打击,影响其学习兴趣。同时,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灌输知识,课堂上缺乏互动,逐渐养成了学生被动接受的习惯,即使学生对数学有着浓厚兴趣,也会因为毫无生气的课堂氛围而对数学逐渐失去兴趣。
2. 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四个适时”策略
针对以上所提出的现实问题,初中数学教学亟待予以改革,并制定出有目标、有计划的解决方案。因此,本文提出了“四个适时”策略,期望能够改善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现状,进一步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2.1结合实际问题,适时引导学生
“问题是教学课堂的引领者,数学课堂也因为有了提问而充满活力。”数学教师应当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恰当的结合实际问题,在提问和解答时适时的引导学生,点拨学生,营造互动的学习氛围。长此以往,这样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联想到数学问题并积极思考,设法解决。另外,教师要准备充分,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掌握情况不同,设置不同难度,不同方向的问题,点拨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信心。
2.2 适时运用教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适时的灵活运用课本,引导学生从教师提出问题走向课本内容,同时要鼓励学生不拘泥于教材上的解题思路,多思考,争取运用多种方法解答,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应当根据学生的整体学习进度,结合教材,准备相应的教案,安排适当的学习方法并适当加强难点训练。
2.3适时交流,激发学生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适时的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帮助解决以学生现有知识无法解决的问题,以免学生被打击而影响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运用直观教学手法,将较为抽象的知识通过实际的事物或手段展现出来,强化学生的理解,设置轻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4适时引导过渡到新的内容
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可设计旧知识与新知识相互交融的题目,通过适时的引导,将新知识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延伸或是补充。这能使学生能够在充分掌握旧知识的情况下,自然过渡到新的内容,加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适时的引导,过渡到新内容,即增加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重要能力。唯有如此,初中数学教学才能真正提升教学质量,取得更高层次的教学成果。
3.总结
总得来说,初中数学教学的改革之路仍旧任重而道远。若想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需要集合教师、学校、社会的多方之力,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取得全新的飞跃。同时,初中数学教学工作需要站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与主体性,探索科学化、多元化的教学实现形式,通过“四个适时”方法,在不断改良的过程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掌握主动权,将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推向更高更好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