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江利华
论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四川省武胜县沿口初级中学校 江利华
摘要:培养写作能力是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实践项目。传统教学因方法不当而效率低下,在课改的今天我们创新,应用行之有效的策略以践之。本文探讨了培养兴趣、情境式写作、效法仿写和自由写作等方式展开。
关键词:初中语文 写作能力 培养 有效策略
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中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模块中作文教学的重要责任,是我们语文教师提升学生语用能力的有效抓手和着力点。但在现实中,我们发现我们用了多年的汗水却换不来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回报,相反,他们还常常还表现出“谈文色变”的惧怕心理,甚至有的说起就头疼。为什么会有如此结果出现呢?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在流汗的同时也应多思考,我们教法问题到底出现在哪儿,仅怪学生有不有有用。如今借“五育合一”课改之机,再掀写作能力培养的改革之风,以探寻到有效培养策略以供学生写作能力促进的再教学。在这儿,我认为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实践中应有几个值得我们留意的地方值得我们出重拳。
一、培养兴趣,采取写生式写作
没有亲临其境的深入与力行,又怎么会真情实感的产生。传统作文教学大多是闭门式写作,学生“足不出户”,没有景境置入眼帘的体验,没有唤醒大脑写作活力的素材,就要求学生提起写作之笔。我们可想象那种闭门造车的痛苦。而采取写生式写作,让学生有看有赏,自然有体验。景进脑来,话从手溢,我手写我心的话语就会沿着笔端而成于文。虽然我们常说学生进行作文写作的方式路径是多样化的,文体和风格都可以自由选择,但前提的实现都需要有景作基础的体验展开。我们知道,写作中涉及的到素材和内容都是源自生活的“累积”,没有切身投入式的观察,又怎么能将这些写作的素材组织到我们笔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将语文阅读教学采取读看结合的方式展开,让学生在学例文中效法范文而把观察到的景境有选择性地搬到写作中来。这样的作文教学我们就称之为写生式教学,既利于学生趣的培养,又能丰富素材,提高作文情感。比如,在课堂教学《大自然的语言》之后,我们就可让学生摆脱教室门槛的束缚而走出校园、走进野外,到田里、生态公园等地方去细心的观察景境,产生有景有画的情感体验。这是真景引发的真情的体现,为随后写作备好真情。当然,有观察就不能跑马观花,应要求学生对自身的所闻所见开展汇总和梳理,不要过目不留痕。我们发现,观察中学生可能因为抓不住重点而“眉毛胡子一把抓”,样样都记,样样都写,导致平铺没有详略感。在这个环节就要提前提要求,让学生带着写作需要来观察,明了我们观察的对象是什么。这样的读看结合,既有景可描,也有情可抒,自然能让学生话中从笔端流淌。
二、应用多媒体辅助进行情境式写作
语文学习需要感性又需要理性,二者相结合才能获得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写作也是如此。感性式的写作就是把素材组织起来,而理性就是把组织起来的素材再通过修饰和结构技巧进行使其变得文质优美。为了解决学生无素材可写的感性问题,教学中我们可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呈现,以帮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写作素材和灵感。这过程就是为学生给予相对应的感性与理性化的信息内容及其材料,而且将这种都可以当做是学生在具体写作之中多方面叙述和剖析的合理素材。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促进学生写作真正解决无话可说的问题。比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的课堂中,这促进学生仿写类似的观景作用我们就可运用多媒体手段对于与课程内容有关的照片或音像资料等进行情境呈现,为学生可以搭建一个栩栩如生的能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信息化情境,以此来促进学生感受到更为形象化的景物描写。通过这样的亲历感官,就可实现正确引导学生效仿创作者的写作方法开展作文写作训练的目的,实践中我们就可以“家乡的秋天”为主题引导学生写想象作文,从而促进学生深入感受和把握创作者的写作方法和结构技巧,这样的情境式写作对于无素材积累的初中学生来说无疑有利于提高他们自身的作文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正确引导学生效法仿写
仿写不是小学生写作专利,初中学生仍然可以采取这一路径鼓励学生写作。要知道,现行教材篇篇都是精选之作,文质皆美,就是学生仿写的最好例子。引导学生效法仿写,在语言应用、文体结构和修辞等方面进行模仿。叶圣陶老先生从来都是倡导效法仿写实践,还说了很多原因和实践路径。因此,针对学生写作,我们可以倡导效仿和参考范例的展开。落实到教学中就是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教材当例子,梳理课文内容中的写作特性,搞清文章内容的写作方式,做到融会贯通。比如仿照胡适的作品《我的母亲》写一篇《我的妈妈》,将列夫托尔斯泰的《海燕》改变为课本剧演出剧本等。模仿时要求学生多读,在对文字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开启心理共鸣点,造成“摩拳擦掌”想试试的冲动心理,这样状态中的学生通常就会脑洞大开的作文来。
四、激励学生自由写作
刚踏入青少年旅程的初中学生,伴随着年纪的增长提高,青春年少他们常常因为一件事而开心、激动,当然也有表现为抑郁、伤感的现象。其实,我们可以将之作为一笔精神食粮,能在写作时留下极好的真情实感。因此,为了让学生把这种情感记录下来,我们在写作时不必给学生设定太多的规则和要求,而是正确引导学生选用日记、书信体、还可以写网络小说、短文、诗文等不同体裁的方式表达和记录,这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重要路径。
总之,作为奠基平台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不能弱化写作教学策略大胆创新的现实意义,应多种路径强化展开,才能使学生在滴水石穿的不懈训练中逐渐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瑞瑞,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J].新课程,2019年。
[2]裴小菊,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方法探析[J].才智,2013年。